这首诗作于宋光宗绍熙三年(1192),时陆游八十六岁,正闲居山阴(浙江绍兴)老家。
陆游是我国历史上杰出的爱国主义诗人,他创作的九千多首诗,突出的特点就是“言征伐恢复事”,始终贯穿着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从而形成他诗作的显著特色,奠定了他在我国诗坛上的独特地位,素有“史诗”之称。宋孝宗淳熙十三年(1186)陆游被任用为严州(浙江建德)知州后,于淳熙十五年任满,卸职回家,不久奉诏到临安担任军器少监,第二年又改任礼部郎中兼实录院检付官。这时宋光宗赵惇即位,陆游曾连上几道奏章,希望他励精图治,收复中原。但被赵惇以“嘲咏风月”为罪名,罢免官职。从光宗绍熙元年(1190)到宁宗嘉泰元年(1201),诗人一直在山阴老家过着艰难困苦的生活。“刈茅以苫屋,缚柴以为门。故人分禄末,邻父饷鱼飱。前门吏征租,后门质襦裙。不敢谋岁月,且复支朝昏。”(《困甚戏书》)“粗饭寒菹到手空,属餍也与八珍同。”(《雨中夕餐戏作》)然而“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唐·王勃语),“孤鹤从西来,掠沙汀”(《吾庐》)。在这种情况下,诗人并没有消沉,他仍然像孤鹤一样,在沙汀上鸣叫着。《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正是这只孤鹤鸣叫出的一曲动人之歌。
原作第一首是实写。先写眼前所见,再由景及人,抒发了平生壮志未酬的感慨。“迢迢天汉西南落,喔喔邻鸡一再鸣。壮志病来消欲尽,出门搔首怆平生。”第二首是虚写。由眼前景物到沦陷区的大好河山,由“小我”的悲怆到“大我”的感伤,意境更趋辽远宏阔,感情益臻悲痛深沉。不仅表现了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和对沦陷区人民的同情与关注,而且是对昏庸又怕老婆的赵惇及其统治者的呼吁和鞭笞。
诗的前两句是写景。但这并非实现,他是久埋在诗人心中的景物,它代表着北方广大沦陷区的山川河流,倾注着诗人的满腔爱情。“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河”,指黄河。“岳”,指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剑南诗稿》卷三十四《寒夜歌》里说的更明白:“三万里之黄河入东海,五千仞之泰华摩苍溟。坐令此地没胡虏,西京宫阙悲荊榛。”“三万里”,极言其长。“五千仞”,极言其高。这里作者在夸张的基础上,用了“入”“摩”两个动词,化静成动,写出了黄河、泰山、华山的威势。然而,如此美好的河山却沦陷敌手,这对于终生以恢复中原为己任并为之奔走呼号的陆游来说,能不愤慨万端吗?难怪诗人笔下的河和山,仿佛有一股劲,有一腔仇。“东入海”,“上摩天”不仅象征着诗人与年俱增的亡国之恨,也象征着沦陷区人民与日同长的流离之苦。这两句气势大,意境宏,劈空而来,为后文直抒胸臆作了蓄势和铺垫。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这两句是抒情之笔。如果没有前两句辽阔意境的描写,就没有这两句沉痛感情的直泻。“遗民”,指沦陷区的人民。“泪尽”二字极写人民的痛苦与酸辛。尤其是一个“尽”字,写出了痛苦之深,酸辛之重。自“靖康耻”徽钦二宗被俘至今六十多年,北方山河沦陷,人民遭受蹂躏,生活流离失所,他们怎么能不流干了眼泪呢?又怎么能不希望摆脱苦难呢?“南望”表现出沦陷区人民盼望南宋军队收复国土的焦急心情。“又”表示多次,说明遗民盼归时间之久。虽然六十多年过去了,但是遗民望归之心依然未泯。这实际上是在告诉人们,提醒南宋统治者,不要忘记恢复大业。同时说明,多少次南望已成为泡影了。从这个意义上看,“又”字还包含着对南宋小朝廷偏安江南的鞭笞。
诗人正是运用了这样极其平易而简练的诗句,表现了在胡人铁蹄下苦苦挣扎的人民那无数次盼望又无数次失望的痛苦的心理过程。苍凉,悲壮,荡人心胸。清人赵翼评陆游诗“言简意深,一语胜人千百”(《瓯北诗话》)。此话极是。
这首诗灌注着诗人两种强烈而深刻的思想感情,即是对沦陷区的人民的缅怀和对南宋统治者的警告,它呼吸着时代的气息,唱出了时代的最强音,其意境雄浑,感情悲愤。读来“浩渺闳肆。莫测津涯,掩卷太息者久之”(《剑南诗稿序》)。这首诗不愧为为一代诗史。
【附】译诗
三万里黄河呵,
汹涌澎湃入东海;
五千仞泰山华山呵,
巍拔耸立摩苍天。
北方沦陷区的人民,
在胡人铁蹄下流干了眼泪,
他们南望宋朝的军队,
一年啊,又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