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我的朋友,对工作不太满意,觉得工作不太有保障,说干到年底就辞职不干了。我问:“那你想好要做什么了吗?”她说:“没有呀。”
我说:“你不是喜欢摄影吗,可以在空闲的时候拍点照片投投稿,投到简书的摄影专题,说不定能上专题呢。”她说:“哎呀我又不是专门学摄影的。而且,简书是什么?”
“简书是个专门创作的平台,去试试吧!万一爱好的东西能发展好呢~” “哎呀长见识了,我也是拍着玩玩,不想弄这些东西。我先睡了。”
我只能遗憾的关掉聊天页面。
2
我想,其实很多人都是上面那种状态,不满于现状,又什么都不想改变。包括我以前,甚至也会有这样的心态,看看天上能不能掉下一块大大的馅饼,砸到我的脑袋上,然后让其他人都好生羡慕。
直到有一天我看到了朋友圈里有人已经开始在晒实习的朋友圈了,我开始万分紧张,那段日子放在现在,对我来说都不轻松。白天上着大学的课程,晚上开始焦虑以后会不会找不到工作,难以入眠。
然而现在我对那段日子的概括,只有一句话:“什么都担心,但是什么都不做。”
纯粹的焦虑让我的皮肤状态差到了极致,左半边脸痘痘非常的多,右半边脸勉强还能看看,黑眼圈就不用说了,很深很深,身材也有点走样,摸着圆圆的肚腩,我真的觉得自己不应该有这样的作息。
我开始思考为什么人和人的差距这么大,为什么大学前三年我可以回忆的东西是这么少这么少。
3
带着痛苦,我开始了我的健身生活。在微博刷到了朋友在用KEEP,我对自己说:“来吧,你也试试。”
“在自己最迷茫的时候,该怎样寻找方向呢?”我在夜晚的时候轻声的问自己。
在最迷茫的时候,最不能做的,就是什么都不做。你想想,最迷茫的时候,不是一个人最合适的增值期吗?这个时候,什么都去尝试着做一做,甚至会找到自己前所未有的快乐。
我开始买书,我先认识了【用时间酿酒】,刚好他也是大三学生(关注他的时候我大三),看着他的公众号文章,我找到了一点治愈的感觉,然后慢慢接触到了知识付费的领域。我开始不接受“读书无用”这种说法,读书怎么会无用呢?
我在跑步的时候会听成甲的“提高情商”音频,会听“SusanKuang”她的音频,会看她的书,看看她是怎么做到斜杠青年的。
一个月的投入,让我很快拥有了马甲线,脸上的痘痘也好了很多。最关键的事,我在这段痛苦的时期,仿佛看到了一个以往从未注意到的领域。
4
“为什么在很多时候,人们选择舒服的、容易的,而不选择正确的呢?”
这是李笑来老师在《财富自由之路》的第21个问题:究竟是什么在决定你的内驱动力?里谈到的。
此刻的我,也在轻声的问着自己。
以往的很多时候,我都选择了最舒服的最容易的,而没有选择那个正确的。比如在有机会在英语课上讲台发言,我选择了躲在座位上舒服的坐着,而没有去练习一次英语的演讲;比如有机会去选择假期实习的机会,我选择了躲在家里舒服的躺着,而没有去外面看看的勇起,甚至连面试的勇气都没有;比如有机会在社团选举会上推选自己的机会,我还是没有上台展示自己。
那么,现在呢?
假如现在我什么都没有,我还会选择做那些看着特别舒服的事情吗?我已经受够那个懦弱的我了,除了躲在别人的身影后,别人还会记得我什么?我自己能得到什么?
我仿佛领悟了一个道理:我需要成长。
5
李笑来老师说了一个很棒的价值观:
注意力>时间>金钱
成长>成功
未来>现在>过去
那么在过去,我的价值观是不是截然相反呢?又或者,连成型的价值观都没有?
成长比成功更重要。但其实我们往往把成功看得比成长更重要。成功之后,就不需要成长了吗?不成长,就能成功吗?
那么我需要,把这句话作为我的激励:“把当下作为新的起点,开始积累,着眼未来,活在未来。”
我会每天坚持在简书上写下1500的文字,不论什么题材;我会每天坚持社群打卡;我会用现在的钱财来投资自己;我会学习摄影,录自己的小视频;我会坚持锻炼身体;我会坚持不晚睡;我会专注于自己的成长;我会学习任何我想学习的东西,不抱怨,不后悔,不死心,不虚度。
这样才算是我的20岁呀。为什么不让它燃烧呢?
最后一句话,送给自己,也送给看到这篇文章的你。
“人所拥有的任何东西,都可以被剥夺,唯独人性最后的自由——也就是在任何境遇中选择一己态度和生活方式的自由——不能被剥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