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月不紧不慢,一转眼,已是秋天了。今天是8月23号,迎来秋天的第二个节气:处暑。
处,去也,止矣。意思是,标志着暑气将于这一天结束,秋意冉冉,从而开始一年之中最美好的秋高气爽的时节。
事实上,暑热还要持续一段时间,秋意才缓慢地渗透在渐凉的夜晚中和微凉的秋雨里。气候如此,万物在时光荏苒中生发消亡,循序渐进。所以说,变化是无时不刻的,是前后相关联的,足显出每一个当下的重要意义。
处暑后有一个最明显的特点:白天热,早晚凉,昼夜温差大,降水少,空气湿度低。
《诗经》之《周南》中云:“五日为一侯,三侯为一气,故一岁有二十四气。”
处暑有三候,一候:鹰乃祭鸟。
二候:天地始肃。
也借此告诫人们在秋季不可骄盈,要谨言慎行,反省收敛。
三候:禾乃登。农作物开始成熟。
节气在惠州是不那么明显的。在家乡就相当吻合。这个时候,水稻应在次弟抽穗,穗始青白色,日日灌浆,逐渐饱满后,到九月中,就开始垂下头,将变成熟,一般国庆前后是收割的时间。这个时候,菜园里有缸豆,茄子,西红柿,辣椒等等,山上的毛楂(野山楂)发白,到八月中红通通,形如算盘的珠子,甜甜的,有一股山野的清香。
说起来,我对处暑还是很有体会的。刚歇书那两年,在家“告乡”(音)。“告乡”是家乡俗话,是指培植茯苓,一种中药材。到了处暑,第一批早茯苓差不多结成,很快上市。那年告了一坡排地的茯苓。爷爷在时,那一片坡排地原是年年插红薯的。砍松树,锯段,削皮,晒干,下告。之后基本就不用管它了。自己第一次告这么多茯苓,大概是逢时运,那块地之前又没有告过茯苓,当年丰产,发了点小财,卖了好几千块,买了一辆摩托。扯远了。总之,到了处暑,盼着收获,心生欢喜。
诗曰:离离暑云去,袅袅秋风起。
天气预报显示,明后天有台风来袭。群里、朋友圈都有发布台风的消息。别看是处暑了,惠州白天与炎夏并无二致。台风一来,势必带来清凉。正应着一场秋雨一场寒。
我对节气的到来,除了对它本身物候等的兴趣外,更感时光的流逝匆匆。心有仓惶,也有一种紧迫感。
今日处暑,
和夏天说声再见!
愿君处暑开怀,逍遥自在!
今日处暑,
和秋天说声安好!
愿君与秋同乐,长宁无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