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一本书,如果仅仅是将其中的观点记住,或者以另一种方式表达出来,只是在做知识搬运工而已,并没有真正的跳出书的框架来读书。。
这种情况下,你的视野就会被局限在作者的视野中,无法得到扩展。
读书真正的价值,是思考观点背后的思维模式和逻辑体系。
观点从何而来,如何推理和佐证,同样的思维方式是否适用于其它问题,在实际中应用的时候有哪些注意点,自己的思维模式与作者的思维模式相比有何不同,造成这个差异的原因是什么……等等。
只有不锁死在原书中的轨道上,你才有更多的机会发展你的洞察力、理解力、整合力,从书中探索出更广阔的天地。
有些人在读书的过程中,为了辨别内容框架、识别主要问题、厘清作者观点,通常会在读完之后,问自己以下五个问题:
1. 看这本书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2. 这本书的作者试图解决什么样的问题?
3. 深入学习这本书需要哪些信息做基础?
4. 这本书最基本的观点、假设或者原理是什么?
5. 阅读这本书将会对我的价值观产生何种影响?
这五个问题都是基于书本身进行的延伸思考,思考出来的成果自然也是对书中内容的总结、萃取、深入探索和对比分析
——但问题在于,或多或少都会受到书的作者观念的影响。
比如说,当阅读《人类简史》这本书的时候,通过询问这五个问题,最后得到的答案如下:
1、看这本书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搜集有关过去的信息,弄清过去发生的事实,对于它的动态性变化有深刻的洞察,从而帮助我们当下和未来做决策。
2、这本书的作者试图解决什么样的问题?
——用一种物种研究的视角来纵览世界历史,勾勒人类进步发展的本质,以便前瞻预测人类未来的走向。
3、深入学习这本书需要哪些信息做基础?
——生物学、物理学、历史学、金融学
4、这本书最基本的观点、假设或者原理是什么?
——人类不仅仅生活在真实的世界里,我们还生活在一个虚构的世界里。这种虚构现实,尤其是人类“一起”想象,编织出共同虚构故事的能力,赋予智人前所未有的能力,让人类得以发展和前进。
5、阅读这本书将会对我的价值观产生何种影响?
——一个又一个虚构的故事之所以有力量,不在于它们客观存在,而在于它们能让人们信以为真,并为之付出行动,建立实实在在的合作。
当然,不同的人阅读这本书,对这五个问题的回答肯定是不一样的。每个人的答案中,都会透露出他的知识背景、经验阅历、世界观和价值观。
不过,我们还可以跳出原书的枷锁,跳出作者的思路,再广度拓展,询问另外五个问题:
1、把这本书中的知识点运用到日常生活中会有怎样的成果?
2、如果你来写这本书,你会怎么写?你需要哪些信息和数据,才能完成这本书的写作?
3、你觉得这本书中,可以补充些什么内容,删减些什么内容?
4、如果你要测试他人有没有看懂这本书,你会出一些什么样的题目?
5、你觉得这本书中的内容还可以跟你看过的其他哪些书联系起来?
这些问题一问出来,是不是探询到的答案又是另外一个维度的了?
通过这样的拓展,我们就能把书中的内容,以不同的方式来提取和应用,从而让一个知识点在多个不同的场景下,创造出更多不同的价值。
你头脑中能够建立起来的跨界联系越多,你就越容易把头脑中的各种类型的知识融会贯通,形成便于记忆的组块和模型,你的大脑运作效率也会因此而越来越高。
在我们“化书成课”的过程中,通过运用“化书成课”的技术和工具,也能跳出原书的桎梏,跨越书中的“南墙”,突破作者的思维空间,转而在自己构筑的世界中,重新设计出一座全新的、不同于原书的“城市”。
这座“城市”,应该更适宜我们自己的学员居住和生活,更匹配我们的授课对象,而不是像原书一样,面向所有的大众群体。
正因为如此,“化书成课”的技术,可以让我们做到:
把一本书化成另一个领域的课
从书中截取一个点放大成课
化多本不同的书为一门课
把一本书化成另一个领域的课
化书成课第38期北京班中,有一位学员带来的书是《不急不吼 轻松养出好孩子》,而她通过“化”这本书,最后开发出来的课程是《轻松带好下属,实现绩效倍增》。
她是如何把一本亲子关系的书化为领导力的课程的呢?
课堂中,在运用“GEEAT化书法”进行化书的时候,她发现,书中的很多教育孩子的理念与思路,和培养下属的思路是一脉相承的。
比如说,书中有一个章节是《学会四叶草法则,帮孩子改掉不良习惯》,这个章节给家长的四片叶子分别是:
第一片叶子:提前约定,让孩子心中有数
第二片叶子:制订目标,有目标的人才不会迷路
第三片叶子:有限选择,孩子更愿意合作
第四片叶子:认可孩子,让孩子更有价值感
如果把这个内容迁移到带教下属的工作中,就可以转换成:
第一片叶子:提前制定标准,让下属心中有数
第二片叶子:制订目标,有目标的下属才不会迷路
第三片叶子:给下属有限选择,下属更愿意合作
第四片叶子:认可下属,让下属更有价值感
是不是无缝链接了?所以,这本书中的很多内容,都被她用类似的方式,巧妙的迁移到了《轻松带好下属,实现绩效倍增》的课程中。
延伸阅读:一部历时两天、主演最多还能满座叫好的电影到底是部什么大片
从书中截取一个点放大成课
化书成课第37期上海班中,有一位学员带到课堂上来的书是马华兴老师的《思维破局》,这本书是关于职业生涯规划的一本书。
她找到了书中的两个章节,根据自己的经验和思维,化出来的课程是《未来简历——职业转型的小窍门》。
她把书中有关求职简历的内容进行了放大、扩充和延伸,从而能够开发出“大于”书中内容的简历写作课,帮助她的目标学员,在简历的写作、优化、包装方面,获得更多的体悟。
同时,她的课程中,也应用化书成课中的“学习活动转化技术”,把很多知识点,转化成了有趣 的演练环节,能够让她的学员,在课堂实践练习中,就看到自己简历从“丑小鸭”变成“白天鹅”的过程。
延伸阅读:恭喜你们!在知识变现潮流即将爆发的时候,遇见了TA
化多本不同的书为一门课
在化书成课第40期广州班的课堂中,学员分为了几个小组,每个小组里面的伙伴,带到课堂上来的,都是不同类的书籍。但是,大家可以以小组为单位,把组内伙伴带来的书合并成一门新的课程。
比如说,在“以书会友”的学习活动中,其中一个组把《故事经济学》《决策的艺术》《领导梯队》三本书合并起来,化成了一门针对管理者的管理能力提升课程。
另一个组,则把《结构思考力》、《销售管理的关键控制点》、《活法》三本书合并起来,化成了一门职场能力进阶的课程。
之所以能够化多本书为课程,一方面,是用到了开拓书中内容的“三向拓展技术”,另一方面,是用到了“化书中内容为课程框架“的CSRP模型,同时,也是基于建构主义的教学思想,对多本书中的内容进行了新的建构。
在你“化书成课“的过程中,一方面,书中的内容在“创造”你的思维,另一方面,你也在对书中的内容进行“再创造”。
这个过程中,你会遇到很多问题,比如说:
书中的内容好像不太适合我的目标学员;
书中的方法论在实际运用中可能有一定的难度;
书中提到的做事方式需要满足一些条件才能做成;
……
这个时候的你,在这些问题的倒逼之下,会自然而然的运用一些“化书成课”中的创新思维工具来对书中内容进行迭代。
这是在问题倒逼之下的迭代,而这样的迭代,也会引发你自己认知和思维的进化。
所以,创新既是创造的过程,也是被创造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