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听到朋友唠叨:“谁谁把我气死了,他这不是故意的吗……”。工作生活中这种例子随处可见,经常碰到这种看似外界社交中触发的情绪,尤其是生气上火的情绪表现。
情绪在百科上解释为:是对一系列主观认知经验的通称,是多种感觉、思想和行为综合产生的心理和生理状态。
我们为何会出现情绪,从进化的视角看,其实这是自己即时反应的一种表象,又或者说是感性心理的表征。
我们在石器时代的时候,反应速度对于我们的生存可是至关重要,在无秩序的时代,面对外界的威胁,都需要自己快速反应,否则就会有生存危险。
因此,在大量的竞争和进化过程中,拥有快速反应能力的人就生存了下来,而决策反应快的本能也因此传承了下来,而情绪就是一种本能。
什么是本能,本能就是不用通过大脑思考就能决策的行为。
如今是一个进化赶不上变化的时代,情绪也是如此,从原来的无秩序到如今的秩序规则体系化,显然快速的情绪本能机制已经不适合如今的时代。
仔细追问,我们情绪本能之所以能够反映快速,其实是因为没有经过大脑理性处理的一种即时反应,因此,才产生了快速响应的情绪机制:
外界信息输出->情绪经验(历史的处理方式)->情绪输出。
一个人说了一句"呵呵",或者是做了一件事,跟历史记忆中正确的经验不同,或者是跟历史中发火的经验相同,认为"呵呵"就是在鄙视你,那么就直接本能的形成刺激情绪输出出去,这也就是本文的“谁谁气死我了”。
其实仔细思考一下:
我们这情绪的发生跟发情绪的对象并没有太大关系,我们之所以发生情绪,不是这个对象的问题,而是遗传情绪本能或者信息处理经验的问题。
换句话说,是自己把自己气火了。
自己不加思考,就直接copy了历史的情绪经验,用历史中不成熟的即时决策本能来对抗当前事物,这才是问题的根本。
其实用理性耐心交流下,也许人家就是认为"呵呵"这样是来表达彼此共鸣或者开心的种回复呢。
如此,我们经常看到很多文章说,每临大事有静气,发火之前深呼吸,这其实就是要让自己稳住自己的感性情绪,同时启动自己的理性情绪.
之前就思考过,感性情绪如同存储器,理性情绪如同计算器。计算器启动的是基于全局收益的思维模型,不同于感性情绪,是无目的的惯性输出,理性思维模型则会寻求当前收益的最大化展开思考和考虑,并形成有利于自己整体利益的决策。
因此,我们说修行,我们说成长,就是要养成让自己理性决策的能力,而不是惯性感性的情绪输出,当我们碰到事情,理想的处理模式应该是:
信息输入->刻意思考,寻求个体全局利益最大化策略->策略输出
两百多万年的时间,把我们进化成了感性效率>理性效率的决策模型,碰到问题我们默认的本能就是感性经验应对,理性总会事后诸葛亮。
因此要养成理性决策占上风何其难,这就需要大量的刻意练习,让自己在持续的决策联系中形成习惯,在高频的调用习惯中形成本能,才能有机会。
在这之前,每当要情绪爆发的时候,请提醒下感性的自己:深呼三口气,数上五个数,等待理性程序加载完毕。
今日思考,不求绝对,但求养成思考的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