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有两位首席名师要求辞去首席名师,一位打电话,一位发了一个正式的辞职报告书给我,虽然我只是这个办公室的编外人员,但我还是难过,这一年我与他们的接触,了解一些他们的辛酸苦辣。
首席名师,有些人可能会认为他是一种荣誉,也有些人可能认为他具有某些方面的权力,我则认为,他不是荣誉,更没有权力,有的只是份责任,一份义务,一份担当,一份要提升中小学教师教育教学能力、水平的担当。虽然他们刚申请时可能觉得这是一种荣誉,但真正他们具体操作时就感觉到了责任、义务与担当。也有不少首席名师在具体工作中有些惶恐与不知所措,再加上有些首席名师虽然是自己申请的,但在心理上并没有准备,究其原因,我认为有以下几点:
一、管理跟不上,业务无人指导
虽然县教育局在2017年初的教育行政工作会上提出名师工作室由县教师进修学校主导县教科所协助,但最终行文是由教育局人教股主导,县进修学校与县教科所协助(这能以各成员构成可推出),我推测教育局这样的目的是即能发挥教科所的业务指导能力,也能发挥县教师进修学校在教师培训管理上的特长,同时教育局具有行政上的协调作用。出发点是不错,可实际上是什么也没有,什么也不是。
首先,办公室主任并不是教育战线出身,对教育行政的操作运行不一定得心应手,再加上到教育系统工作时间不是很长,其权威性也并没树立起来,也可能对教育行政上的一些问题估计不足。其次,县教科所作为一个业务指导单位,真正具有业务指导能力的人并不是很多,更何况是即使是具有这方面能力的人可能也没有去认真分析过名师工作室到底要做些什么工作,怎样实施这些工作,这些工作要达到一个什么目的。再者,县进修学校也没有对名师工作室的各项工作进行过管理,县教育局也没授权县进修学校管理。因此实际做事的可能就是作为成员之一的教育局李高强与我这个编外人员了。这样责、权不分为名师工作室埋下了工作室开展工作难的地雷。
二、领导见钱眼开,耍权威
县财政给每个工作室每年拔款四万,四万不多但也不少,因为很多县、市除了财政拔四、五万元钱外,名师工作室所在的学校还要给每个工作室补相同数目的钱,而我们有些工作室所在的学校校长明确提出:钱抜到学校,开支权在学校,以至于工作室在经费开支上特别困难。更有甚者,有些管后勤的、管政教的或其他的,名师工作室搞活动都必须有他们的名字挂上,否则不准开支,只想挂名领钱,不干活。
三、名师工作室成员待遇没有保证
虽然教育局下文,对首席名师、名师及学员的工作量有明确规定,但名师们就是得不到,有些名师所在学校领导认为,老师名成为首席名师、参加名师工作室是老师个人行为,与学校无关,凭什么要我们学校来补,即使要补也应是县教育局补,且工作室所有工作都得不到学校承认。名师工作室成了首席名师个人的民间组织。
四、名师工作室究竟应做些什么工作
名师工作室究竟应做些什么工作,怎样去工作,要达到一个什么目标,这应是所有从事这方面工作的应当关心和研究的事。我不是反对工作室进行课题研究,关键是在课题研究中,工作室成员参加的面有多广,参与的人研究有多深。目前二十个名师工作室,有些有研究课题,有些送教下乡,当然也有什么也没作的。名师工作室的宗旨是:专家引领,名师示范,辐射一片。那么是否我们做一个课题就是专家引领,送几堂课就是辐射了呢?我不这样认为,我认为任何一个工作室都应把精力放在本工作室成员其教育教学的水平与能力的提高,在专家的引领下,让名师成为下一位专家,让学员成为下一个名师,我们各工作室的学员来自全县不同学校,谁又能说这不是辐射一片呢,为什么非得去送教,其实送教是个系统工程,必须要有一套完整的过程,送教的目的是为了给磨课有一个标杆,单纯的送课只能对观课的老师起一个欣赏作用,对所上课的班级也的确会有些副作用,我认为教育的过程是一个漫过程,学生成绩不可能一夜提高,教师教育教学能力也不可能一夜提高。说白了名师工作室就以首席名师为引领的一个培训班,只不过这个培训班时间跨度比较长。
作为首席名师来说,很多人是去年一滴辛酸泪,流到腮边到如今,而我作为一个培训设计者来说,主要是从不同的角度去发现一些问题,也不管领导如何评价,只希望所发现问题能改进我们的培训工作,别无他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