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百度百科简介起源由来,以及风俗习惯:
“端午节,起源于中国,最初是上古先民以龙舟竞渡形式祭祀龙祖的节日。
因传说战国时期的楚国诗人屈原在端午抱石跳汨罗江自尽,后来人们亦将端午节作为纪念屈原的节日;
个别地方也有纪念伍子胥、曹娥及介子推等说法。总的来说,端午节起源于江浙地区吴越部族的龙图腾祭祀。
端午节在传承发展中杂揉了多种民俗为一体,节俗内容丰富,扒龙舟与食粽是端午节的两大礼俗,这两大传统礼俗在中国自古传承,至今不辍。”
时间过得真快,不知觉间,一年又过去了一半,刚过了六一,又迎来了端午节,又该是准备包粽子的节日。
前几天就把包粽子这事惦记在心上了,想着怎么去采摘粽叶,何时包,又要包多少才好?
原本笨拙不会包粽子的我,却因孩子学会了包粽子,不为别的,只为孩子吃着高兴乐呵。
包粽子虽不是什么高端大气上档次了不起的事,却也为自己能因爱孩子而改变自我而高兴欣喜。
包粽子说着简单也有点难,记得我们这有句老话说:“会了不难,难了不会;还有句话说:勤能补拙。”
我虽然笨,但不怕学,不怕包的难看不入眼,包一个丑,包两个难看,持续不断的包,那还是有长得俊的,不过没几个,但咱也有优点的,包的,个个货真价实,全是实打实的干活,糯米蜜枣馅的。
眼看马上就到端午节了,由于心里惦记着要包粽子,中午忙的饭都没有吃好,就赶紧着手购买所需要的食材,找捆绑粽子的线,把糯米洗净,用水浸泡上,一切就绪,只欠姐我立马行动起来就好。
伸手拿起两片粽叶,拧成一个粽子外形的大致形状,另一只手抓起了浸泡好的糯米,在放上一颗蜜枣,这道手续完成,把顺手的粽叶翻盖过来,小心翼翼把两边理好,看看一切齐活,没有糯米暴露在外面凉快了,就赶紧拿起事先准备包粽子得绳子,拉来扯去,绕了几圈麻溜的扎紧捆牢,一个粽子新鲜出炉喽。
慢慢地一个两个,十个,二十个,三十个都被包好了,盆里的粽子也慢慢地多了起来,包到最后累的真的不想再包了,可为了孩子们能多吃些,还是坚持把最后的包完,也许累并快乐着就是我此时的心情写照。
晚上孩子们放学回来,看到我包的粽子,那个高兴劲就甭提有多快乐了,边吃孩子们还说真好吃,乖巧的女儿懂得我累了,不让我剥粽叶,她一个个剥好了给我,顺便还给她爷爷奶奶爸爸弟弟一人剥了一个,反而自己是最后一个吃到嘴的。
看到孩子们如此的乖巧懂事怎能不快乐,怎能不想着给他们倒腾些可口想吃的美食。
包的是粽子,融入的却是浓浓的爱意,家庭的和乐。看着老少吃得都津津有味的表情,心中顿时充满了成就感,虽累并幸福快乐着。
端午节临近,粽味飘香,祈愿所有的亲人朋友安康幸福,有事做有人爱有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