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次在文章《“我不要结婚,不要男人,只要孩子”为何女性们想单身生育?》里说到,现在随着女性经济能力的提升、对另一半期待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女性想尝试单身生育。
那单身生育有哪些利弊呢?我们该如何看待这件事情呢?今天来继续聊聊。
好处
从上篇文章的分析可以看到,对女性来说,要是经济条件等各方面情况允许,她们确实可以从单身生育里获得更大的自主性,更好地把握生育自由的权利,在婚姻中不再因年龄而成为被挑选的一方,她们的生育价值也因此重新得到承认,而不只是成为父权制家庭的生育工具。
对社会来说,当把婚姻和生育绑定时,婚姻就是生育的“入门槛”,这就直接阻挡了那些只想生育而不想结婚的人。而要是允许单身生育,那生育率也会有所提升。
例如生育水平较高的北欧,正是有着开放包容的婚育观念和多样化的婚育行为。在那里,婚姻和生育的关系已经变得十分松散,甚至断裂,婚姻不再是生育的前提——冰岛更是有70%以上的生育都属于非婚生育。
弊端
那单身生育背后有什么弊端呢?下面列举四个。
1. 精子银行失误导致的各种问题
要是“精子银行”失误,让统一捐赠者的精子多次授孕,可能出现近亲乱伦和疾病扩散的问题。
之前曾有报道,有精子银行为了赚钱,容许同一捐赠者精子诞下更多孩子,导致当事人称150名孩子的父亲;也曾有报道说,美国一女子通过精子银行购买“优质精子”后生下的孩子被发现有遗传病。
2. 经济和育儿负担问题
毫无疑问,单亲妈妈需要承担更大的压力,包括经济和育儿负担。所以,单身生育一般只会是有钱女性的选择,并且它要求身心都足够成熟。
3 道德压力
受到传统婚姻和父权理念的影响,在目前单身生育依然会受到不少非议,因此生出的孩子也很可能受到不少的嘲笑。
4、父亲角色的缺席
父亲角色的缺席,是不少人反对单身生育的理由。人们认为,父母双方能给孩子提供不一样的指导,父爱必不可少。
这样的说法也不无道理,毕竟父亲和母亲的性格多少有区别,孩子也因此能接受到不同视角的熏陶,更全面地发展。
但个人认为,这种观点还是有待商榷。因为婚内生育也不见得是那么的完美,例如当父亲在家庭中角色缺席,母亲遭遇“丧偶式育儿”时,这跟单身生育有太大区别吗?
一位选择单身生育的母亲就说到
家庭结构不是最重要的,家庭成长环境才重要。即使在孤儿院长大,也不一定是心理不健康的孩子。 即使是正常的家庭结构,一个爸爸,一个妈妈,两个人关系不好,会有一些家庭暴力、语言暴力,也很会影响这个孩子的心理健康
所以,或许重要的并不是“一个爸爸一个妈妈”的结构设定,而是所创造出的成长环境。假如能创建一个充满爱和关怀的育儿社区,孩子们能在这里面接受不同人的陪伴和养育,这时哪怕只知其母不知其父,他们也可以健康成长。
事实上也存在相关例子。
人类学家玛格丽特·米德在南太平洋的萨摩亚群岛上进行调查时,就发现那边的孩子与父母之间并没有密切联系。那里的孩子是在一个称为“户”的单位中长大的——“户”是一个比家庭更大的社区,在里面,每个孩子都会被一视同仁,都会有六七个成年妇女关心她们,六个位成年男性保护他们。这种情况下,那里的孩子也能健康成长。
萨摩亚人的情况表明,对孩子成长而言,那种“微型、封闭、与父母之间丝毫不松动”的人际关系纽带,或许不是必须的。
该如何看待单身生育?
那我们该如何看待单身生育呢?
在我看来,未来的社会应该能包容更多的生活方式。在保证平等、安全、尊重、没有伤害到别人的前提下,给人最大程度的自由。结婚与生育是否捆绑,最终选择权应在于个人。只要清楚自己的决定,没有影响到其他人并有承担相应责任的能力,单身生育也无可厚非。
而对于它可能带来的问题,也是有方法解决的。
例如给单亲家庭提供资助。瑞典法律就规定,婚姻和非婚状态下都享有相同生育权,已婚妇女或单身妇女都可以接受人工授精并生育,非婚生子女一样受到法律的保护、享受同等的补贴。
另外,可以建立小型的育儿社区,把孩子与父母之间的封闭联系打开,接受更多不同方面的教育,降低父母角色缺席或父母感情不好而给孩子带来的不良影响。
对个人来说,如果想要单身生育,首先最重要的就是经济基础;其次是心理上的准备,心智需要成熟;另外,家人的支持和帮助也十分重要。
最后,可能有人认为,基于平等的角度,既然女性可以单身生育,那男性也应该可以。对此我的看法是,虽然男女确实有同样的生育权,但生育过程无疑女性付出更多,十月怀胎一朝分娩,给身体造成的负担和伤害并不少,因此享受更多的权利也是应该的。
男性当然也可以拥有自己的孩子,但是由于生理上几乎不需要付出,所以前提是需要承担更多的责任,在伴侣怀孕过程中给予照料。没有对应的付出,就谈不上权利。
结尾
你对单身生育有什么看法呢?这种做法有什么利弊呢?欢迎在下方说出你的看法!
我是G小姐,公众号「G小姐的自由世界」,分享爱、情感和心灵,带你穿过纷繁的表象,从深处了解性与爱。如果对您有启发,欢迎点赞、评论、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