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稀缺 | 为何商业是最大的慈善
001 战俘营里的经济组织
有人就有需求,有两个以上的人就会产生不同的需求,有不同的需求就会有交易,有交易就会有货币,有货币就会有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
经济规律在哪里都起作用。哪怕是在战俘营里这种极度不自由的地方。所以当有人说某些国家还没有彻底开放市场,所以经济规律不起作用,这种说法一定是错误的。
思考题:
在什么样的情况下经济学规律是不起作用的?
没有人或只有一个人的环境下,例如《鲁滨逊漂流记》里描述的主人公所在的那个荒岛,由于只有一个人,没有交易,也没有货币,经济学的规律是不起作用的。
002 马粪争夺案
为什么要鼓励创造财富而不是鼓励对财富进行标记?因为鼓励人们去创造财富,会形成良性的循环,社会的财富才会越来越多,社会会变得越来越好;而鼓励人们对财富做标记,并没有创造更多的财富,反而人们需要消耗很多的资源去进行产权的保护,因此是不利于社会的整体进步的。
公平的背后,往往是效率的考量,不是单个人的效率,而是整个社会长远发展的效率考量。公平和效率,往往是一枚硬币的两面。这也就完美的解释了为什么“一个和尚挑水喝,两个和尚抬水喝,三个和尚没水喝。”对于我们的启发是:如果想要激发团体的效率,可能需要从公平公正的制度上进行着手。团队的效率变低的时候,管理者可能需要想想是不是有什么东西阻碍了公平,从而导致了效率的低下。
思考题:
你能不能从生活中找一个例子,看上去是公正的规则,但他背后其实是有效率的考量的?
- 交通规则中规定,相对方向行驶的车辆进行转弯的时候,右转弯车辆应该让左转弯的车辆先行。这是一个公正的规则,背后也是效率的考量:由于右转弯的车辆对车流和行人的影响较小,等待的时间也较少,所以礼让左转弯的车辆,可以尽量的减少各自等待的时间,尽快的疏通拥堵。
- 在销售部门,制定一个明确的可量化的绩效奖金规则,可以让员工感觉到自己是被公平对待的:只要努力拼出业绩,就一定能拿到相应数额的奖金。而对于管理者来说,这种透明的激励制度也是出于效率的考量:只有员工感觉到自己是被公正的对待了,才会最大限度的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整个销售部门的业绩才会越来越好。
003 看得见的和看不见的
好的经济学家和差的经济学家的区别只有一点,坏经济学家只能看见可以看得见的结果,而好经济学家却能同时权衡可以看得见的后果和通过推测得到的后果。
破窗理论。之所以有人觉得破坏本身是好的,是因为他们只看到了自然灾害、人为破坏、人的衰老、工具落后等问题带来的就业机会以及花费掉的物资,而没有看到替代方案所导致的隐形的净损失。
思考题:
请举出一个例子,有什么东西,是我们看不见,但实际上又非常重要,在我们决策的时候是不容忽视的。
比如:当一个人在考虑是不是要读一个硕士学位来提升自己在职场的竞争力的时候,大部分人的思路是:对比其他条件一样的情况下本科学历和硕士学历的工资水平,以此得出结论:读硕士比本科毕业直接工作更好。
其实这样的思路是错误的,应该对本科学历拥有三年工作经验进行跳槽的人和硕士刚毕业找工作的人的职场竞争力进行对比,对比的方面应该包含:能否满足某一特定工作的门槛,工资水平,发展前景等等。这里面有些结果可能是无法看见的,需要对其进行推测。
004 区分愿望和结果
美好的愿望不一定带来美好的结果。经济学研究的就是“事与愿违”的规律。很多事情的结果都是多因素导致的连锁反应,单纯改变某一个因素并不一定就能改善结果。
坏人干坏事的影响是有限的,因为人是有主观能动性的,一个人在作恶的时候,其他人会警觉,会起来阻止他。而好人出于美好的愿望而做的事情不一定产生好的结果。一项法律的通过,也不意味着一定能得到设想的结果,因为每个人都会根据当下的情况思考自己的对策。
思考题:
请举一个例子,人们出于美好的愿望,却产生了事与愿违的结果的?
延长女性职工的产假,本意是为了更好的保护女性职工的权益,反而加重了女性在职场遭遇的歧视,导致未婚未育适龄女职员无法找到合适的工作或者被恶意压低工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