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朋友圈发了条信息秀了下孩子,完成任务之余很为自己的作品得意禁不住兴奋的主动求点赞,瞬间引发了大家扑天盖地的秒赞,看着那一排排风格迥异的头像组成的图案闪亮着,我的心里一阵温暖和激动。旋即我把截图转发给小C求得她的点评,她一阵夸让我很受用,我由衷地回了一句:真的好吗?你的肯定对我对重要哦!那一刻,我的心被暖暖的情谊包围着,原来看见别人在朋友圈发个拉票的信息瞬获海量点赞的事情我可以不必再眼红嫉妒了,原来有这么多熟悉的认识的还有未曾谋面的朋友一直在默默地关注我与我互动,那一刻我的情感难以自持,闭上眼睛,以往“不够好”和“不敢要”的自卑将我的情绪又拉回到过去的记忆中。
“不够好”不是母亲对我的评判,如果只是挂在嘴边的评判的话我可能还有喘息的空间,那就是她为我设置的人生模式,是众多框框中的一种,这个“不够好”的设定让我毫无痛苦地背负了几十年而不自知:那就是不断地评判自己,不敢按自己的意愿行事做决定。这个“不够好”让我不敢炫耀自己的孩子有多好,因为孩子是我一手带大的,在他身上实践着我的新教育理念,夸孩子等同于在夸我,以前朋友越是当面夸奖孩子我越是谦虚,当我对别人家的孩子“示好”时就会引起儿子的嫉妒,以至于好长一段时间我不明就里,我以为对自己的孩子已经够接纳的了,他怎么还会争风吃醋呢,因为我从没被表扬过,我没有意识到孩子需要的不仅仅是父母无言的陪伴,适当的口头赞赏代表了情感的流动那也是必要的。这些年陪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受到的阻力不断,家庭的阻挠、家人的干涉、应试教育的冲突诸如种种让我举步维艰,父亲走后更是减弱了支持的力量,当各种批判指责声不断,当看到别家的孩子在课外班上的成果与应试教育配合的那么默契,我坚持着自己已属不易,怎么还敢夸口自己做的有多好呢!之前EQ的ELLA老师一直鼓励我,她总是说我儿子多么多么优秀,应该多挖掘孩子的优点和闪光点,那时我对她的话还挺不服气的,我眼里看到的都是孩子的优点啊,不发朋友圈是因为我太忙没时间,说实在的,偶尔兴起想要写点有关孩子的文字来确实是无从下笔,抬起手想起来的总是对他的挑剔和不满足,那也是我对自己的挑剔和不满足。小时候处处事事要按照母亲的意愿行事,她把自己设定为标准化的流程,我与她之间的关系自然遵循着标准化的模式,没有情感色彩的互动,没有母女间的亲昵和冲突,甚至大一点年纪后和父亲、哥哥之间也“不敢要”,成人后除了会付出更是压抑着自己的情感不敢向别人讨要,我太害怕被拒绝了,太害怕被拒绝后在我那个“不够好”的标签上又被刻上一笔。印象中小时候的我嘴馋,老家村里谁家有杏树、柿树、桑椹树我都记得,母亲说我有一次感冒发烧吵着闹着非要吃酸杏,集市上没卖的不得已她只好去种杏的那家讨要,其实那家人家的媳妇就是她的同事,长大后母亲无数次说起这个故事是因为我的馋嘴让她觉得丢脸了,而我觉得小小年纪的孩子知道生病时大着胆子要一般是不会挨打的,我在用这种方式抗争向妈妈索要她的关心和爱。小时候的我有多“不够好”,成人后母亲告诉了我很多小时候的故事,这些故事中有些是母亲亲历的,有些是她转述别人的话,她说起这些故事时总是轻描淡写,初次听到时但是这样的轻描淡写就已经让我羞愧不堪、无地自容了,原来是母亲的“教育”让我没有误入歧途。她讲的故事中唯一的一个代表我“足够好”的故事,那是姥姥对我的看见和表扬。细细梳理下,这真是一个惊人的发现。3岁时舅妈有了表弟姥姥便去了舅舅家,那以后从表弟断奶开始每年姥姥都会带着他到我们家住一段时间,每次姥姥和表弟要走之前,他们都会给我糖吃哄着我到别的地方去玩,等我回家后看不见姥姥,就会嚎啕大哭一阵子,这样的经历一直持续到10岁,10岁的时候我们和爸爸团聚在一起住了。过去的一年里,每次上周老师的工作坊,我的心门都会打开一点点,力量拿回来一点点,我会自然而然地开始一些“重大的微小行动”,我的生活和我的感受一点点地发生着变化,我笔下的故事也越来越流畅了。再回过头看一年前我的自由书写笔记,那时的我刚开始发声,力量很弱小故事也不完整,尽管如此我坚持下来了。一年后的我更加坚定信心更有力量向前走了。不管前方的旅途风有多大雨雪有多大我终要找到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