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porter: Which of the cities visited did Your Highness enjoy the most?(公主殿下,在这次欧洲之行中,哪个城市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
Princess Ann: Each, in its own way, was unforgettable. It would be difficult to - Rome! By all means, Rome. I will cherish my visit here in memory as long as I live.(每一个城市都有其独特之处,令人难忘。这很难说,罗马!不管怎么说,就是罗马。我将会永生永世珍惜我访问此地留下的回忆。)
这是派克与赫本在电影《罗马假日》结尾处的经典对白。若是问我这次的两国八城游中最喜欢哪个城市,我想我与安妮公主有相同的答案,虽然她说的罗马不仅仅是罗马本身。
喜欢罗马主要有三个原因。
一是历史,可见的历史。历史不再是课本,小说和电影,而是活生生的场景。时空瞬息流转,从前听到的,读到的,想到的,今天在这里真实再现。凯撒倒下的身体兀自流着血,渐闭的眼睛透着不解,他肯定想不到征战沙场几多得意的自己竟然被自己人刺死在元老院里;刀锋一闪,人头滚落,骄阳如火,浓稠的鲜血迸溅洒在斯巴达克斯的脸上衣服上沙地上,角斗士神情刚毅冷漠,脚踩着地,刀引向空中;在透视点上勾勒出柏拉图及亚里士多德,一人指天一人伸手向前,拉斐尔拿着画笔在细细的为人物着色。
二是古。古朴,古物,穿越千年的古。
一片砖半块瓦一扇旧窗一对雕花的铜门环,一花一叶野草老藤,遮天蔽日的石柱,斑驳的苔藓在水润的石板路上蔓延,随处透着不可言说的古意,从内到外,由小至大。谁说只有文字可以打败时间,还有象牙白的大理石。
怎么都看不厌,怎么能不赞叹。每个古迹都是一段历史,一个故事。
古街上两侧的小店铺古色古香,古玩店、小画廊、手工作坊相邻为伴,怎么逛也逛不烦。世界上大概没有哪个城市如此令我着迷。
三是文艺。14到16世纪的欧洲文艺复兴是一次再生,打破中世纪的黑暗,罗马既是起点,也是回归地。虽说佛罗伦萨是发源地和中心,罗马也是大本营,甚至在我眼里,更辉煌更灿烂。佛罗伦萨有美第奇家族的支持,罗马有教皇的慷慨。罗马成为文艺复兴的辉煌中心,教廷起到了弥足轻重不容忽视的作用。一连几个教皇招揽网罗各地的学者和艺术家,把大批金钱用于文学、艺术和建筑。那群星璀灿的年代,没有哪个大师不向往罗马没有到达过罗马。罗马是这些大师最佳的舞台,西斯廷礼拜堂、圣彼得大教堂及广场、满街的雕塑,这些不朽的文化遗产就是明证。
文艺复兴之前,西方的艺术家只是工匠,从文艺复兴开始,意大利已经开始把艺术家看得如此重要,甚至可以与国王比肩而葬。到了十八世纪,欧洲更是掀起了一场Grand Tour运动。艺术已经成为任何一个绅士的必修课,要做一个真正的绅士,就必须到意大利,来罗马接受艺术的教育。文艺那时犹如宗教。
今天的文艺不只体现在牛逼闪闪的建筑和画里,还融入到罗马的街头巷尾。街头艺术家们一个个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拉开场子就开练。纳沃纳(Navona)广场上头发花白的老爷爷站在支起的画板前,用笔描绘对面黄墙的教堂;一阵阵的呲呲响把我吸引到一个围观群众的圈子里,戴着N95口罩的帅小伙正在用喷漆作画,只见他如杂技般的甩着油漆瓶,快速变换角度,在硬纸板上喷下各色颜料,没几分钟,一副活灵活现的斗兽场跃然在纸板上;万神庙门口的大柱子旁,一个人一把吉他一副如鲍勃·迪伦的嗓子旁若无人的唱yesterday。游客在身旁走来走去,这些人仍旧忘我的陶醉。
《罗马假日》这部半个世纪之前的电影不光是采用当时罕见的实景拍摄,导演还将一幕幕的浪漫温馨巧妙地融入了罗马的名胜古迹中,使罗马吸引了更多的游客。此后,西班牙广场台阶上坐吃冰激凌,真理之口伸个手,马尔他街上走一走,都已成为了每个来罗马的观光者不容错过的体验。
在罗马,除了屈指可数的3条地铁,最好的游览方式还是腿着。公交七拐八绕就不说了,关键是完全不准时。太阳底下,我们又一次硬生生的等了一个小时才来了一趟车,而站牌上明明写着15分钟一班。坐车而且会错过太多只有脚步才能撞见的精彩。电影中派克骑着小摩托带着赫本游玩罗马,也许就是出此考虑。
在飞回北京的前一天,我挤到许愿池前,背对海神的神殿抛一枚两枚三枚硬币入水,传说这样会重返罗马。我知道,我一定会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