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2006年参加高考的,一转眼已经过去13年,不禁感叹时间过得好快。大家都把高考比作千军万马过独木桥,诚然有它的道理。但走出校门,走进社会,才愈发觉得高考只是一个开始:冲过独木桥,然后呢?是又一个独木桥,还是康庄大道,还是我们从来都没见过的风景?
1 神圣的“独木桥”
高考确实很神圣,光每年的阵势也不能不让你觉得很神圣:交通管制、建筑停工、警车护送、爱心摊点……让本来跟高考没关系的吃瓜群众也莫名兴奋、焦躁起来。与之相应的,是高三学子在焦虑、失眠和汗流浃背中度过的一天天。
我记得我高三的时候,早上大家都是从超市买个白饼子,条件好的买个鸡条、香菇,条件差的买袋榨菜,夹在饼子里吃。匆匆吃完,抹抹嘴,端个板凳找个僻静角落,开始早读。校园的操场上、小树林、楼道里,一片叽叽喳喳、喧闹至极。
我们高中管理还算人性化,没有把时间定到泯灭人性的地步,中午给大家留了将近两个半小时的吃饭和午休时间。即使这样,还是有很多同学吃过午饭后就到教室,接着复习,生怕错过一分一秒可利用的时间。10点下了晚自习后,在床上摆上几乎人手一个的大矿灯,继续挑灯夜战。到了白天上课时,教室里有插座的地方都是那种两三斤重、方方正正的大矿灯在充电,蔚为壮观。
高考前两三天,学校约定俗成地放假,有的同学把考过的卷子、用过的书本撕碎了从楼上撒下来,一番“六月飞雪”的景象,既激动又悲壮。
作为学生,高考似乎成为我们与生俱来的使命。既是使命,除了一往无前,我们别无选择。
2 五彩的“多车道”
到了大学,我们发现过了独木桥,眼前成了多车道。
上中学时,老师以及社会对你的评价只有一个维度,那就是分数:分高为王,分低为寇。什么兴趣爱好、什么学生社团,甚至连读课外书都成为老师深恶痛绝的。
迈进大学的校园,除了修够规定的学分,你可以加入兴趣社团,可以加入学生会,可以找个公司实习,可以参加创业大赛;你可以早上睡到自然醒,晚上玩吃鸡到凌晨,再也没有人在你耳边聒噪了。
相应的代价就是,刚从单行道驶入多车道,思维还没转变过来,一下如同脱缰的野马,不知道该走哪条道了。大学虽然分数还占主要地位,但社会实践经验、沟通协调能力也开始成为别人观察你的维度。从唯分数论的一元评价尺度到多元评价尺度,大部分人会有些无所适从,但这也为我们进入社会打下了铺垫。
3 社会这个大学校
从应试教育的流水线上生产出来的大学生,进入社会中或多或少都会遇到这样的困惑:为什么我名牌大学毕业工资还没高中毕业的高?凭什么我堂堂一个大学生,提拔的速度还不如一个端茶倒水的?诸如此类。
按照我们已有的惯性思维,工作也好、生活也好、谈恋爱也好,也应该有一个类似考试的途径,大家用分数说话,这样多公平公正。
不得不说,这样的想法太天真了。
学校对学生的评价维度,和社会对一个人的评价维度有着天壤之别。社会对一个人的评判,是看你有无价值,能不能对团队、对公司、对社会作出贡献。
我有一个同学,本身学习成绩很好,找工作时同等条件的应聘者也不少,但公司最后选择了他,为什么?因为他们公司老总是一个羽毛球爱好者,经常喜欢约客户打球。而我同学刚好属于羽毛球的业余高手,这成为他进入这家公司的最后一块敲门砖。
不要说这不公平,社会的需求就是最大的公平。
所以说,高考只是我们结束应试教育的一个阶段性总结,之后才是人生新的开始。真正的未来、社会的本来面貌都在那里等你。
高考,加油!拼搏,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