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啊~啊~,夜夜想起妈妈的话,闪闪的泪花鲁冰花。”耳畔是妈妈的‘鲁冰花’手撰着不着调的蜡笔绘画,坐在河岸边,是的,我就这样悄然死去了,没有悲痛,没有哭泣。可我还只是那个所有人眼中调皮,捣蛋,不学无术的古阿明。
有人说:所有的画家都是死后才出名的。也许是真理吧,这不,我才刚死不久,我送给郭老师的画就得了世界的第一名。之后,我的校长,我的老师,乡长,爸爸,个个是痛苦无泪,惋惜不已,可是我也无奈啊,我也悲哀啊,在此之前除了郭老师,没有一个觉得我是天才,他们都说看不懂我的画,天马行空的,可是人家郭老师说了,那绝对是天赋之作,说我是用绘画的方式诠释着童年的世界!我知道,成年人的世界应该是现实成熟点的,他们向权势靠拢;我知道,儿童就应该按大人们所刻画的模板长大,原谅我就是那个“不听话”的孩子;我知道,当初没有让我的作品参选省的比赛,而是让林志鸿的参选,除了老师们所说的他画工整让人“易懂”之外,还有更大的原因,那就是他爸是乡长,是这个地方最有钱有势的人,所以校长像抓住救命稻草一样抓住了这次机会得到乡长的关注和欢心,不顾郭老师的一切说情,毅然私下要求所有的老师给林志鸿投票。对此,我也无奈啊,我也悲愤啊,可我有什么办法呢?只能像姐姐所说,我要听大人的话,不然我会很吃亏的。可是,我不懂为什么所有的孩子都要按照大人所塑造的标准形象去做才算是好孩子?为什么要按照比例尺衡量画出的画才算是好画?我看出林志鸿他们被所有标准要求下的痛苦,他们的不快乐。而我是庆幸的,你看我多快活啊,我可以在夕阳西下时狂奔回家,边欢歌边用泥巴在水牛身上作画,我可以把吃掉的我家茶叶的害虫想象成大恶魔,瞧,他们那狰狞的面孔丑极了。我可以……
或许,我本不属于这世界,这里的人除了让自家孩子听话,帮家里干活,为面子或把孩子培育成达到自己欲望的工具之外,这里的孩子根本就没有自己的世界。那么,我还是如寻找那个飘荡着妈妈的‘鲁冰花’歌声的世界吧。在那,我很快乐,依然有夕阳艳丽的画面,依然有嘻戏的鸟儿,小狗;依然有美如画卷的山水家乡。这里没有大人们犀利的眼神,没有条条框框的刻板;这里,收获童年该有的色彩。
这是一部嘲讽现实某种教育方式的电影,讲述的是一个画画小天才在很多大人,权势的庸俗和不公平看待下而被埋没的一个悲剧。剧中反映了大人们丑陋,现实和权贵的面貌,也呼吁了社会要公平对待教育和给童年自由,不要把自己的欲望和看法标准枷锁在孩子身上,从而抹杀了孩子的天性和想象力,要让他们活出属于自己的童年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