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是不是太胖了,微信读书才会给我推荐这么一本书—— 运动饮食1︰9。然而就和市面上不少美妆、减肥书籍一样,一眼就能望穿,还不得不忍受喋喋不休的啰嗦。
如果这本书还有什么干货的话,大概就只剩下一句:减肥,当然是要做减法了。
减肥说起来很简单,就是制造卡路里逆差,只要你每天摄入的卡路里小于消耗的卡路里,自然就会瘦了。围绕这一主旨,各种学派华山论剑: 节食派,少吃就是硬道理; 有氧派,我跑故我在; 力量派,增加基础代谢才是关键; 以及木乃伊派, 裹住我的不是保鲜膜是绽放前的茧蛹。 至于各种嗑药的奇葩派暂且不论。
不过,作为一个 健身教练,看过潮起潮落,森拓郎还是很中肯的指出,你既然是因为现在的生活环境所影响的,你凭什么觉得自己能克服现在的生活环境,去健身,去挨饿?我相信不少人的减肥过程都是信誓旦旦,戮力前行,最终半途而废。“自律给我自由”的口号并不比心灵鸡汤好多少。
所以,减肥不能做加法,而是要做减法。怎么减?作者举了一个例子很有意思。你不是爱吃甜食吗?那就要吃比现在贵三倍的甜食,这样,你就会由于太贵而减少摄入量。此外,作者还认为,只要是贵的,添加剂就少,化学成分就少,这样自然就会减肥了。——看来,作者也基本同意我的观点:你胖,是因为你穷。
然而,作者显然是忽略了多巴胺对大脑的作用,也过分对化学成分充满了敌意。每次看到类似的文字时,我总有一种想把作者丢到果壳网的冲动。
作为一个过来人,我很理解为什么那么多人喜欢吃零食。如果你是边刷剧边吃零食,那么,刷剧带来的快感会和味蕾带来的快感结合,刺激你的大脑,等到你下次觉得情绪低落了,你就会自然而然地认为吃零食让你快乐。同样的,如果平时加班吃零食,零食在补充加班所造成的血糖降低引起的倦意的同时,也会让你的大脑认为零食能带来快乐。当然,吃零食本身也是件快乐的事情。
所以,有时候我们误以为减肥是一个简单的公式运算,实际上减肥真的是一个系统性大工程。这或许才是减肥书真正畅销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