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与老师通电话,老师说这两天心情非常不好,非常愤怒,我以为是老师工作遇到不顺心的事,最近太忙太疲惫了,可是一番聊下来,才知道老师是“心痛”了!
老师这两天接到好几位家长的咨询,巧合的是好几位家长都是几年前咨询过老师的家长。几年前,向老师咨询孩子的事情,问如何才能改变自己的孩子,老师回答:“想纠正孩子的行为,父母必须先进行学习,从改变自己开始……”可是,这些父母一看到要自己学习,立刻没有了声音……几年后,当这些家长没有办法再次咨询时,孩子的各种问题已经更加严重。
我们说过,孩子的各种行为问题只是一种表象,根源在于家庭中的互动模式和亲子关系。要解决孩子的问题,父母要主动改变认知,去思考查找问题的根源,去积极面对问题,引导孩子一起改变。如果不愿意改变,问题不会解决。因为旧的模式只能决定旧的结果。
只要父母愿意面对自己,积极改变和孩子的关系,什么时候都不晚,可是当你发现问题时,又因为经济原因或者时间原因放弃开始改变的机会时,你放弃的是孩子的未来!这也恰恰是老师最痛心的地方,因为随着时间的推移,解决问题的难度就会加大,无论是父母还是孩子就要面对更深的痛苦,需要更久的时间!
现在我们就来看看这些活生生的例子:
孩子A:
第一次咨询时间:四年级
妈妈描述行为:以前从来不顶嘴,非常的听话,这几个月开始,我们说什么都不听,还犟嘴。
(在咨询老师后,老师希望妈妈开始学习,被拒绝;一星期后告诉老师,孩子爸爸把孩子打了一顿,孩子现在不犟嘴了!)
第二次咨询时间:初一
妈妈描述行为:老师,这可怎么办啊!上次咨询后,孩子不犟嘴了,可是和我们关系变得冷淡,也不多交流,说什么就“嗯”。可是,今天上了初一后,他爸爸再教育他,他就瞪他爸,后来就开始还手,前两天直接和他爸开始对打了!这可怎么办啊!
孩子B:
第一次咨询时间:初一
妈妈描述行为:学习不主动,没兴趣,写作业应付。就喜欢玩游戏,也不爱运动。和我关系还不错,我说话还听,说一说就动动,可是不说就不动。老师,你看看有什么方法可以让孩子主动学习。
(老师建议这位妈妈学习,了解青春期孩子的特点,发现孩子不主动学习背后的原因。可是,这位妈妈依然没有回应,后来告诉老师,她的孩子变好了)
第二次咨询:初二(时间是两年后,应该是初三,但是不知道为什么说孩子依然是初二)
妈妈描述孩子行为:老师,帮帮我吧,给我指条路。孩子现在纯粹不学习,所有的事情都要我安排。我现在连工作都停了,天天在家盯着孩子。以前孩子还听我的安排,现在根本不听。心情好了,就应付着做做作业,说急了,就门一关。只要能改变我的孩子,做什么都行。
(老师依然让她学习,可是她还在犹豫,因为焦虑的妈妈现在只想要一个可以改变孩子的方法,不相信自己学习可以改变孩子,而且孩子马上初三,没有时间了)
孩子C:
孩子第一次对妈妈动手是在初二,因为受不了妈妈的唠叨和指责。高一时出现不上学的状况,对手机有依赖,但不深,与父母冲突升级。妈妈意识到家庭亲子关系出现问题,开始进入父母智慧课堂学习,一段时间和孩子关系有所改善。但是当孩子的成绩没有发生变化,行为出现反复时,妈妈出现焦虑,行为恢复到以前,亲子关系又开始恶化。当老师劝告让父母暂时把注意力从成绩上移开,放到孩子的其他优点上,努力修复亲子关系,然后再看成绩。妈妈以孩子马上面临高考,没有时间了,必须要想办法提高孩子学习成绩的理由,终止了自己的学习,把所有的精力投入到如何提升孩子的成绩上面。
最近一次咨询时间:2018年3月,高三下学期
妈妈描述孩子行为:不去学校,每天晚上打游戏,白天睡觉。父母说的多了,还有暴力行为。拒绝和父母说话,拒绝父母的一切安排:“我的人生凭什么让你们安排!”
……还有太多的例子,说出来都很心痛。
协助老师工作这一段时间,看到太多焦虑的初中高中孩子父母,他们焦虑孩子的行为,焦虑孩子目前的成绩,焦虑迫在眉睫的中高考!是的,在当今这个大环境下,好的成绩好的学校可能决定着孩子的未来。我也是一位妈妈,如果说完全不在乎孩子的成绩,可能我也做不到。但是,当孩子的情绪、状态、行为、成绩都出现问题时,父母的目光依然只看到成绩,依然只以提高孩子成绩为目的,那么可能孩子既没有成绩也没有未来,就算如父母所愿,孩子考入大学,那他以后的人生真的一帆风顺吗?
我经常用马拉松形容一个孩子的一生。中考、高考,只是一个中间站,后面还有工作、人际关系、婚姻、为人父母……赛程还还很长很长,如果只是在中考、高考这个中间站就让父母和孩子精疲力竭,那之后的路如何该如何走?老话讲“不怕慢,就怕站”,当我们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时,其实是在为孩子做调整,让孩子有能力完成自己的人生。
下面再给大家讲一个故事:
扁鹊是尽人皆知的神医,但很多人并不知道扁鹊的两个哥哥也颇懂医理。
一天,魏文王问扁鹊:“你们家兄弟 3 人,都精于医术,到底哪一位最好呢 ? ”
扁鹊答:“我的大哥医术最好,二哥次之,我最差。”
文王再问:“那么为什么你最出名呢 ? ”
扁鹊答道:“我大哥治病,是治病于病情发作之前的时候,由于一般人不知道他能事先铲除病因,反而觉得他的治疗没什么明显的效果,所以他的名气无法传出去,只有我们家的人才知道。我二哥治病,是治病于病情初起的时候,看上去以为他只能治轻微的小病,所以他的名气只能在我们乡里流传。而我扁鹊治病,是治病于病情已经严重的时候。一般人看到我在经脉上穿针放血,在皮肤上敷药,用麻药让人昏迷,做的都是些不可思议的大手术,自然以为我的医术高明,因此名气响遍全国,远远大于我的两位哥哥。”
预防问题比解决问题要高明得多。可惜人们往往无法意识到这一点——因为只有当问题真正爆发时,才能充分证明问题的严重性。
在孩子出现问题时,真正的医生就是父母。多希望所有的父母都是扁鹊的大哥,有足够的经验去预防孩子未来问题的发生,就算没有大哥的能力,在孩子发生问题时,也能像扁鹊一样可以起死回生!
为人父母心,愿父母不再焦虑,孩子不再叛逆,老师不再愤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