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出了不到一下午的时间读完了冯唐的《女神一号》。这本书是在去年四月份上市的,没在刚上市买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这本书就是《小明》[1]的扩写,而《小明》是我很喜欢的一篇小说。喜欢到我还把它制成电子版本送给姑娘。这看似是一个奇怪的逻辑,其实不然。喜欢而不买,无非是怕失望——没什么新内容了,扩写废了怎么办?
另外,还有几个原因不得不提。
一是,早先在香港,冯唐出版了一本《素女经》。看封面,看名字就知道是无法在大陆出版的。而这本《女神一号》呢,就是《素女经的》删节版。当我捋清这个关系的时候,很自然出现了这样一个念头:删节了,还有什么看头?
二是,当初宣传这本书的时候,就打着“给我一个周末,解你十年情困”旗号,说实在的,内心是有抵触的:冯唐也要当情感专家了?千百年来都没整明白的事,就这么解决了?这卖的是哪门子减肥药啊?
三是,越来越发现,学生时代实体书买多了都是累赘。等毕业了,很难带走。不管怎样忍痛,都要割爱。再说,图书馆解决大部分问题。实在没有,还能荐购不是。荐购失败,或是实在着急,不是还有电子书嘛?
这次着急买了,赶紧读了,只是发生了一件事情,让我全然不顾上面提到的原因。甚至,“给我一个周末,解你十年情困”看起来也有了致命的吸引力。啥事啊?说出来挺可笑的,我前女友找到男朋友了。上篇文章里提到的大部分都是真的,我也真的以为,阵痛之后,我能像什么事情都没发生过那样,该干嘛干嘛。谁知道我严重地高估了自己。那天晚上,我还是失眠了。甚至没出息的尝试得到更多关于她的消息。甚至写下这样酸的文字:
时间裹挟着所有远去,仿佛只有我还困在原地
差不多唠叨完了,让咱么进入正题吧……
封皮是一张咬唇图片。都说冯唐女粉丝多,倒也真是。有段时间,冯唐总转发她女粉丝的照片,一水,都是咬唇的,都好看。背面是对这本书的介绍,起到了书中缺失的序的作用。no women no cry 是这样一段话:
尽管无数人写了无数小说,关于爱情、婚姻、婚变,这些表象之后还是有大坨的人性没有挖掘出来。于是有了这本《女神一号》。
我把故事尽量简化,两女一男,相见、相吸、相互纠缠,相互纠缠到恩恩怨怨、生生死死,苦乐无常。希望通过这种简化,凸显现象后面的大毛怪,牵她出来,问问它,情为何物?
目录前是一首小诗《空》[2]
没有双脚 我还可以走近你
没有双手 我还可以抚触你
没有心脏 我还可以思念你
没有身体 我还可以燃烧你
这首诗也印在了冯唐的另外一本小说《十八岁给我一个姑娘》的封皮上。
这里插播一件好玩的事:《女神一号》刚到的那天晚上,有一个哥们在我寝室,他说我太刻苦了,问我在看什么书。我说是小说。他不信。我说你看,这还有一本。他接过书,瞅了两眼,吭哧吭哧地读了一遍这首小诗,说:“『没有身体我还可以燃烧你』,没身体怎么烧?这啥玩意,真烧啊?”然后,又翻过来看了看书名,说:“给我一个十八岁的姑娘。”我当即笑喷。
目录已久长短不一,延续了他的风格。令人颇感意外的是,竟然有两个结尾。两个结尾之后是一篇跋,其中的内容值得玩味:
我本来的想法是,写完《不二》之后,就不以男女关系为主题写长篇小说了,但是发现不行。
在写作过程中,老妈唠叨无数遍,别成天写黄书了,不就那点破事儿吗?得罪人间,或者泄漏天机,不祥。我说,不能不写,我能感受到,又能写出来,是一种幸运,对于感受不到、写不出来的不幸的人,我有责任写。
正文内容是分三次看完的,第一次看了第一章,第二次看了后十九章,第三次看了最后一章。
第一章的内容和《小明》的第一节如初一辙,只补充了田小明的成长故事,也是粗线条勾勒,跨越蛮大的,感受一下:
后来,田小明的某个女友曾经总结过,女友和女神是两回事,要了解文艺男屌丝,看他常读的文艺书就好了,要了解理科男屌丝,问问他过去几个女神是什么样子的就好了。
田小明的眼睛距离万美玉的头顶不过二十厘米,看不见万美玉的眼睛,但是看得到万美玉清白的头皮,头皮上齐齐长出的头发,头发如何分开、如何滑下、如何覆盖万美玉的脸和肩膀、如何在遥远的霓虹灯变幻中细微地变换光泽。头发从来不是黑色的,哪怕是在黑夜里,随着位置不经意的变动,也会呈现千万种黑色。
感觉之后的十八章中出彩的地方都在《小明》里面出现过。这样的扩写好听点说是锦上添花吧,在我看来多少显得有点累赘。比如那首十喜,放在那就挺好,每一句又解释了一遍:
喜欢和你分一瓶酒
喜欢抓着你的头发睡
喜欢你对着镜子洗脸时从后面抱住你
喜欢你在吵架后先服软,撅着嘴用手碰碰我
喜欢揽着你的腰看着夕阳下山
喜欢你我读邮件的时候你自己一个人安静打游戏
喜欢你感冒刚好就录歌给我听
喜欢你生气不过夜
喜欢你啥都会
喜欢你腻腻地长长地叫爷
不过,冯唐的诗还是值得再提一下的。其实他的微博认证就是诗人,即便他一直得不到诗歌界的承认。为这次千余家出版社 [3] 对他翻译的《飞鸟集》的绞杀而鸣不平。在我看来,除却流传甚广的:
春水初生,春林初盛,春风十里不如你
冯唐的诗都在一个极高的水准上,比如这首:
All my pain comes from missing you
My only cure is holding you
翻译过来就是这样的:
我全部痛苦的来源是我想你
我全部解药是抱紧你
还有出现在二十章里的这首《当我弥留之间》:
当我弥留之间 我充满贪念
所有划痕消失 古物簇新的影子
所有数学考试 我满分走出教室
所有佛经阐释 行间没有一个情字
所有姑娘回来 全是最初的模样
所有究竟聚齐 全是最初的模样
所有石头开花 如果没有花草我靠什么形容她啊
所有味道终止 如果没有味道我靠什么分辨世事
当我弥留间 我充满贪念 我里流满面
挺喜欢第二种结尾的,摘录如下:
你和很多男的一样,总在问,为什么牛逼的不是我,总不能认。但是这个世界的确存在一些你们理解不了的牛逼,以一种你们不能理解的方式不费吹灰之力地存在。我经常被我的牛逼吓到,你从来不。
可能书中探讨的人性对我来说还太遥远了吧,我觉得这本书比不上“北京三部曲”中的任何一部。我甚至悲观地想,冯唐的创造力正在消退。不过也许就像之前读《万物生长》,开始时不喜欢,过段时间再看,喜欢得不得了,也可能再未来的某个时间点上,我又会改变这种评价。谁知道呢?
不过毫无疑问的是,我是无法喜欢手上这本的。好好的作品,被删得一点不冯唐了。甚至个别地方都不连贯了,读惯冯唐的文字,我很不适应。
但是世界上的事情真是奇妙,十几年前,冯唐出版《万物生长》的时候,卖得并没有那么好,甚至没有上三联畅销榜。去年,《女神一号》刚出版一周,就成了畅销榜的第一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