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很喜欢分享会的这样一种形式,不同的人因为一本书,一个话题,能走到一起,分享生活和感悟,本身就很美。
我一直都说自己喜欢读书,虽然直到最近才发现自己不算是一个合格的读者。不过我从来没有质疑过读书的价值,我们时间有限,只能过一辈子,但是我们可以通过书,参与到别人的生活,借他人之力充实自己,用几个小时几天的时间进入到另一个想法或者是一个世界,即使只是浮光掠影地瞧了一眼也是一件乐事。不喜欢读书的人,可能是因为从未尝到过读书之乐,从一开始就放弃了重生的机会。还有一个原因,可能是有人把教科书等同于书,因为成绩不好而厌恶了教科书,因而又牵连了其他的无辜的书。
兰川老师说读书的时候会有直击心灵的感觉,第一次有这样的感觉是在读李笑来老师写的《把时间当作朋友》,读完以后觉得大脑里有很多小虫子在挠呀挠的,睡不着,于是爬起来,在笔记本上写下:“我觉得自己上辈子白活了,很多冥思苦想的问题得到了解答......”觉得自己的心思被完完全全看透了。
说到写读书笔记,高中的时候读书永远只读一遍,也只会把自己喜欢的句子原原本本地抄下来,然后便束之高阁。到了大学,开始有些想法,就把想法记在笔记上,也开始反复读一些书。觉得写东西不能为了写而写,因为有了想写的冲动,于是就可以写了。就像初中的时候,老师逼着我们写日记,但是很讨厌,现在遇上让自己有感悟的时候就会自然而然地去写一写东西。写东西就是一个消化的过程,如果囫囵吞枣,吞下去也咽不下去。根据杨绛先生说,钱钟书先生读书有做笔记的习惯,仅是中文的笔记本就有130多本,这可能也是他过目不忘的原因吧。
兰川老师说读书的时候会可能会偏离轨道,不是在看作者怎么说,而是在看自己想要作者怎么说。想起来一个故事,《少有人走的路》的作者M·斯科特·派克听完一个讲座觉得受益匪浅,却听周围人抱怨讲座根本没有原本自己想的那样精彩。有时候读者因为知识局限,生活经历不同,很容易就把作者说的内容经过自己加工的东西当成是作者想要说的东西,也用这样的方式去判断作者的水平。还有另一个故事,一个患癌症的姑娘很喜欢一本小说,她临终的心愿就是见到小说的作者,和他交流自己的看法,当她见到这个作者时,发现作者的意图和她想的完全不一样。起初,她很绝望,慢慢才释怀。曲解原意,读者有时候也是无心为之。觉得每个人的大脑像是包裹着外表看着相似但是内部结构大相径庭的不同程序,书是一个原始数值,输入之前都是一样,但是输出来是什么就得取决于程序好坏了。
兰川老师还说到看了很多书以后,慢慢地只想读离我们较远的先贤的思想。当时在我脑海里冒出来的一句话是:“莎士比亚之后再无新故事”。现在浪漫的爱情故事其实无非就是那几个模版和套路。每个人遇到的问题也都是千千万万前人想过的问题,可能早在很多很多年前,就有人给出了精炼而又深刻的回答。随后,又有很多人看了这些书,加上自己的理解幻化成为另一本新书,有些只是那些经典书籍的皮毛而已。就像是一个完整的馍,每个人嚼一口又再吐出来喂给你。如果自己的消化系统强大,自然愿意吃干粮,如果不行,那就先吃流食,吸收一点营养,慢慢等待时间的积累,等待自己的消化系统更加完善。
其实说到辩证性思考和思考的问题,我还是有一点点小介意的,虽然明白老师的意思是一个东西不能和好挂钩,也不能和坏挂钩。我觉得辩证性思考和思考一样是个动词,代表的就是先保持一个开放的心态,然后再去分析,而不是带着自己的价值判断去读书。辩证性思考过后的东西的好坏是值得商榷的,但是辩证性思考和开放地思考一样有意义。就像去一个地方,不管结果如何,最起码方向是正确的。但是我不会在意这个细节的,因为关键在于我学会了重新审视我们生活中常见的概念,也从另一个角度看到了英语辩论中规则定义的科学性。拆除标签,还原本质,逼着我们去思考平常觉得显而易见但是却说不出所以然的问题。
与书相遇和与人相遇一样,在合适的时候遇上聊得来的人,便就对上了,一起相伴聊天,偶然福至心灵,一句话就点到了在自己脑海中徘徊多时但却从未表述出来的想法。有时候遇上的是比自己强很多的人,我们只能仰视着他,也因为自己的匹配度有限,所以获得的只是自己能接受范围内的东西,但是照样不妨碍我们去欣赏他的人格魅力。书和人也有不同的磁场,有些书虽奉为经典,但却打动不了我,可能不是书的错也不是我的错,只是因为我单纯不喜欢而已。不能因为自己不喜欢吃苹果而责备苹果,或者责备自己。当然为了营养均衡,适当也需要偶尔吃个苹果。书海浩瀚,既然看不完全部,就索性放坦荡,读到哪是哪,先读自己有兴趣,喜欢的,慢慢地寻找其他的缘分。
成长不易,幸得有一帮同学和老师陪着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