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的错觉》
笔者试图在本书中揭示一个 事实——生而为人,我们真正知道的知识,比我们以为自己知道的要少的多。正如我们日常生活中所经历的一样,或许我们对于生活中常用的各种物品、工具和概念都非常熟悉,潜意识中都认为自己对这些东西很懂,比如说马桶、手机、互联网、人际关系.....等等,我们看似都知道怎么使用它们,但几乎很少有人能顾真正说清楚一个物品的内在运行原理、组成部分,如马桶看似简单,但其“虹吸原理”有几个人真正懂?手机天天使用,但其背部构造有什么组成又有几个人说得清楚?这就形成了我们对于“知识的错觉”。
为什么会这样呢?笔者认为造成这种“错觉”的原因有两个:一是“外在复杂性”和“人脑认知原理”相互作用造成的,外在复杂性很好理解,就是指世界过于复杂,知识量几乎是无限大的,这一点看看今天的大型图书馆就可见一斑,更不用说数据量多到让人绝望的互联网数据存储服务器;而人脑生理构成致使人在学习和接受外界知识的过程中会选择性的只存储关键信息,忽略许多细节,以更加“高效”的认识和理解世界;另外一个原因则是:人类在进化过程中形成的“知识共同体”——人类知识是由世界上基于每个人类个体拥有知识的“集合体”,一个人所能掌握的知识是有限的,真正理解和掌握比较深入的知识也仅限于自身所从事或专长的领域,但人类为了更好的理解这个世界,降低大脑的“负荷”,在掌握一些基本概念和关键信息后,会默认自己已经掌握了这个知识——而实际上是知道自己不必为了某个具体的知识而耗费精力,因为有“人”懂就行了,这并不妨碍自己的生活,这种基于全体人类形成的“知识共同体”,让每个人都“心安理得”的认为自己“懂得很多”。
关于如何处理这种错觉,笔者提出了自己的思考:避免和接受“错觉”,避免“错觉”——是指对自己的思考进行“反思”,认清自己的知识“边界”和“未知”,在自己的知识边界里做出决策,开展工作,这种方式更利于自己做出正确的决策,实现自己的目标;接受“错觉”,则是不需要过于在乎是否真的掌握某个知识,而是心安理得的借用“知识共同体”给自己形成的“心理优势”,从而让自己更加自信,因为自己“懂”而更加敢于去尝试和做大事。这两种状态实际上都应该是人该有的状态,既要善于反思,清楚自己的“能力边界”,从而让自己的决策更加正确,同时,也没必要过于纠结对某件事情的“知之甚少”,导致自己“踟蹰不前”,而是坦然接受自己的这种状态,让自己敢于去行动,因为这同样也是人学习的“一种方式”,甚至是更重要的一种方式。
换句毛主席的话——理论和实践的结合。没有什么太新的知识,真正的知识在底层似乎都是相通的,人需要去掌握这些相对更加“底层”的知识,并不断在学习和实践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