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一个四五十岁的女的,领着一个七八岁的孩子来买饮料。
在饮料旁看了看所有的饮料,问孩子:你想喝什么?
孩子说:“我喝可乐。”
然后大人非要买雪碧。
孩子坚持要可乐,大人坚持要雪碧。
这时大人说:“谁喝可乐呀,”
我接了一句:“喜欢喝可乐的人也不少,那是你不喜欢喝,你就觉得没人喝,其实我就喜欢喝可乐。”
说完我就后悔了,好像又感觉想和人家抬杠似的。
我本来想说,既然你们两个各喜欢一种,那你干脆一样买一瓶呗。可又害怕她想,你又想多卖东西。
这时那女的又问了孩子一遍,你到底想喝啥样的?孩子还是坚持要可乐。
这女的就站起来,架势已经拉好要走,说:”要不就不买了。”
这时孩子只好哀求说:“好吧好吧,你买雪碧吧。”
后来最终还是买了一瓶雪碧走。
这件事勾起了我十年前的回忆,那时候我也是领着儿子去买书。儿子说老师让看“意林”,我们就在很多的意林书堆中挑选。根据书面上写的意思,我想让孩子要这本,孩子非要要那本。
后来僵持不下,没买成走了。
早在几年前,我就已经认识到自己做的不对了。现在想想,那时真很无知呀,越想就越感觉对不住孩子。
还有一次儿子买裤子,儿子已经上高中,正是青春期的时候。他非要买那条绿不绿蓝不蓝的那种颜色。我看着不顺眼,感觉像是那些不好好混的社会小青年穿的。
我想让他买黑的,或者是黄黄的,又或者是牛仔颜色都可以。但人家就是相中那个颜色的裤子了,非要买那条。我俩僵持不下,我气的撅一下就走了。
孩子当时为了不惹我生气,就要了我选的那个颜色。后来我才知道,他最终还是买了他喜欢的颜色裤子。
生活中也有很多这样的例子,我觉得这种情况不光出现在我一人身上,只是我们没察觉到而已。
我觉得我的无知,是没读过书造成的。
知识的匮乏,让我们在引导孩子方面没有一个正确的认知,也是非常令人深思的。
现在觉得不读书,是真让人感到羞愧的一件事。
记得看过一篇文章,说是大人带孩子去逛商场,商场很新,里面很热闹,亮亮堂堂的,摆满了很多漂亮的商品,她自己逛得津津有味。
跟大人相反,孩子在商场里一点也高兴不起来,甚至有些害怕,不断吵着要回去,后来还委屈的哭了起来。这时大人还不明白是怎么回事?
当他蹲下问孩子原因的时候,顿时才明白,站在孩子的角度,只能看见一条条人腿,以及一些高高的柜子,一点也不赏心悦目,反倒让人觉得压迫、恐惧。
而以大人的高度,是看不见这些的。
原因就是,我们没有站在孩子的角度看问题,蹲下来,你才能走进孩子的世界,知道在他的高度能看到什么,才能和孩子有效的沟通和交流。
有一句话是:“蹲下来,和孩子一起看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