竟然是在练车的中途看完这本书,太阳太晒。
对于老舍的文字,说不上喜欢也说不上不喜欢,他的文字读起来并不让我觉得震撼。这本书里分三个部分,但不知道是不是因为时代的问题有些部分我其实并不完全理解,仅仅是囫囵吞枣般地看过这些文字,似乎有点浪费书本的意义。赶集里的抱孙让我的小情绪又有点波动,这个故事描写的场景和反应出来的人心简直是从古至今延续着,最初我并不认为有啥不妥,甚至我会觉得批判者都是虚伪地现在道德制高点上指手画脚,仅仅只是为了发泄自己的情绪,似乎道德上约束别人是一件能流芳百世的功绩,又或者是这样能体现自我优越感,浑身上下每一个毛孔散发着我就是比你们先进的多。不可否认,我也曾经义愤填膺低批判过所谓的重男轻女批判过所谓的社会现象,但结果如何呢,没有结果,自己也并没有成长。就抱孙这篇文章描述的事情,我竟很自然地看完,而且我当时第一反应是没有人可以对王老太太评头论足,尽管她的部分行为放在现在这个社会来看,的确是很愚昧也很可笑,可是如果放在那个时代那个地方,这就是普遍现象。包括延伸到现在,任何网上爆出重男轻女或者是婆婆只在乎孙子忽略媳妇儿等等等等事宜,都会有一大片暴怒的声音,最开始我也是个假愤青,后来发现你生气并不能改变什么,而且生气的点并不是为了改变它而仅仅是虚伪地同情。现在想想其实你不处在当事人的环境之中,你不会明白是怎样的环境和成长过程才会达到的效果。作为旁观者叹息和同情只是自己情绪发泄的一部分,毕竟不是发生在自己身上,也并不能体会。就像樱海集的毛毛虫,也属于这类情况,其实社会如此人性如此,何必那么计较,人的重心应该是自己的提升,否则自己也将陷入议论别人和被别人议论的怪圈,并无幸免之力。
总的来说,老舍的这类文章比较适合床头书,文字比较平实,同时篇幅不算太长,在翻看的时候并不费太多脑力。我一直觉得书本反应的是社会的缩小版,通过一些文字可以了解到你不曾经历过的时代,这个也就是我对于小说的理解(看书习惯要改变了,效率得再高一点,书柜还没满,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