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波一年,在春节中终于有时间回老家走一走。
虽然正是一年一度的大年,但家乡的年味却有点冷冷的、淡淡的。
村子里的房子看起来修得都比较好,有的家门口还停着汽车,但是却少了人气,漫山遍野,很难见上几个人,没有孩子的嬉闹,也看不到他们争着抢着放串炮的身影,偶尔见几个年轻人都是匆匆的开车回来,然后又心急火燎地走。那种乡情、亲情、友情似乎在乡村已经不复存在了。
想起小的时候过春节,虽然那时物质匮乏,信息闭塞,交通不便,各方面条件都很差,但浓浓的年味,那此起彼伏的鞭炮声,那绽放于夜空的璀璨烟花,那家家户户卡式录音机播放的迎新年的喜庆歌曲,那一路路、一群群穿着事先赶制的新衣服走出户外,见面都要热切地道一声“过年好”的人们,却给我们带来了不少的希望和记忆,也给乡村带去了莫大的生机和活力。
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乡村那浓浓的年味,乡村那许许多多的美好与回味,却在现代文明的冲击之下逐渐在淡化和消失。
徒步乡村,想想过去,看看眼前,既有一种莫名的、淡淡的忧伤,又有一种岁月远去,世事沧桑,变化无常的失落。
当然,作为一个对乡村教育有着一丝情感的教育人,更生发出一种隐隐的思考和弱弱的责任。
乡村是我们的根之所在,魂之所系,心之所向。不管何人,无论是城镇人,还是大城市人,如果把辈份往前倒推三辈,我们都是乡村人,让乡村记忆常在,让乡村文化能够重拾,让乡村变得美好,我们都应该有这种理性和认知,都应该有这样的践行和担当。
乡村教育是乡村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传承和弘扬乡村文明的重要力量,当然更是乡村的未来和希望。
我经常在幻化这样一幅幅的画面,在那大山环抱、群峰叠翠之中,能够有一面五星红旗迎风招展,在那鸡犬相闻、炊烟缭绕的地方,能够在每天清晨清晰地传来朗朗书声,在那阡陌交错的田间地头,能够邂逅一队队背着书包、戴着红领巾的活蹦乱跳的孩童,整个乡村不是一下子就活了,就有生机了,就有梦想了。
然而随着人口的迁移,乡村学校的无度撤并,乡村教育的人为弱化,在整齐划一和特别光鲜的背后,在所谓教育高度均衡和“壮观的教育生态”的另一面,除了让卢梭所主张的自然教育缺失之外,更为严重的是抽空并凋敝了乡村,撂荒并萎缩了乡村教育。
随着朗朗书声的渐弱乃至逐渐消逝,乡村的精神在渐渐消弭,乡村的情感在渐渐消却,乡村的文化在渐渐消灭,乡村过去所拥有的一切美好也在渐渐消失!就连过去那弥漫在乡村的年味也在渐渐地消退。
就即或是还保留下来的乡村学校,还苟延馋喘下来的乡村教育,也没有能够成为“乡村文化的中心”,更没有肩负起延续乡音,传承乡绪,改变乡村面貌的使命。
差不多乡村学校和乡村教育都是对城市学校和城市教育的一种复制,成为其不折不扣的附庸和盗版,“东施效颦”“邯郸学步”,既丢掉了自己应有的资源和特色,又不可能学其精髓,效出名堂,最终落个“两不象”,不伦不类。
又特别是在教育的短视与功利,浮躁与迎合的双重驱动下,一些乡村学校和乡村教育完全采取升学教育模式,分数至上,唯分数是从,孩子们从小被灌输和被接受的一个强烈观念,那就是只要拼时间,拼分数,才能考上大学,只有考上好大学,才能成功逃离乡村,人生也才能出人头地。
可惜的是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升学教育模式下所培养的大学生毕业后,可能很难在城市找到好工作,他们既不愿意回到乡村,又不能很好地融进城市。到头来,既被城市边缘化,又被乡村所抛弃。
乡村学校和乡村教育的功能,其实,不应仅停留于分数,除了教给孩子以升学的知识,更重要的是从小培育孩子们对乡村的情感,涵养孩子们对乡村的情怀,教给孩子们建设和改变乡村的技能。
这并不是说一定要把孩子们捆绑在乡村,我想的是,就即或他们有朝一日,考上了大学,走出了乡村,不管飞得再远,无论天南地北,但他们明白自己的“根”永远在乡村,在他们心中萦绕与澎湃的是一种永远也挥之不去的乡愁。
让乡村充满希望和美好,当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也绝不是撒点钱,给点物质那样的简单,而最根本之道,我以为还在乡村学校和乡村教育的改变与发力。
作为教育者,如何让乡村教育重回课堂,重新回到乡村,如何重建乡村文化生态,如何给乡村孩子真正需要的好教育,应该是我们的着力点和努力方向。
而对于全社会,如何形成崇尚技能而非学历的社会氛围,如何关爱支持乡村学校和乡村教育,如何让更多的乡村教师、乡村校长扎根乡村学校和乡村教育,这更是应该尽全力去破解的难题。对这些难题的破解,我以为,比那些轰轰烈烈的形式重要而有意义的多!
但愿乡村更美好,也期待乡村的年味越来越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