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著名的诗人在游览蜀汉先主庙(即祭祀昭烈皇帝刘备的太庙)时,写过一首《蜀先主庙》,开头两句便是“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可见在刘禹锡的眼中刘备那可是个大大的英雄,而明代小说家罗贯中在其著名小说《三国演义》里更是尊刘备为正统,贬斥曹魏是乱臣贼子。由此可见,在古人眼里刘备是个了不起的人物。不过不知道是不是刘备在《三国演义》里寄人篱下且东奔西走的时候太多,我们现在有很多人对刘备的印象并不好。在小说里,刘备经常是缺兵少将,今天投靠这个,明天又投靠那个,而且不管他到谁那里谁就倒霉。赤壁之战前,刘备就先后依附于公孙瓒、陶谦、吕布、曹操、袁绍和刘表,这几个人中除了曹操,最后都被消灭了(难怪当时就有人说刘备是扫把星)。可就是这么一个戎马半生,却没有地盘的人最后竟然成为了蜀汉的开国皇帝,历史真是让人捉摸不透。
说起刘备的发迹史,就不得不提到东汉末年的乱局,用《隆中对》的话说那就是“汉室倾颓,建臣窃命,主上蒙尘”(就是国家出问题了,大权落到了所谓的奸臣手里,不但皇帝的话没人听,皇帝还得听别人的)。看样子强大无比的汉王朝这是要灭亡了,因此,我们就得问问:“这到底是为什么?”
要说原因,其实这事早就埋下了伏笔。刘邦费尽心机建立了西汉王朝,之后的汉王朝吸取秦朝的教训,采取轻徭薄赋的举措,老百姓算是过上了好日子,可是统治着内部的问题一直到存在。首先,就是皇家内部的问题,也就是谁当皇帝的问题。这本来是早有定论的,皇帝有嫡长子(皇后生的大儿子),这是当然的皇位继承人,正常时候这不会出现任何问题。可是只要是人设立的制度它就会有问题,这个制度最大的问题就是皇帝有没有嫡长子,什么时候有儿子,甚至是能不能有儿子(也就是皇帝的生育问题)。有没有嫡长子这是一个根本问题,因为要是没有嫡长子,皇帝的其他儿子就有了机会(说白了就是皇帝的只有一个嫡长子,并且死亡;或者是皇帝的没有皇后,其他妃子生的儿子地位都一样)。这时候从制度规定上说,这时候应该是立长子的,可是这时候皇帝是有可能更喜欢其他儿子的,或者小一点的儿子更出色,有人拥护他们也就有了机会(这种情况在清朝前期比较常见)。比如刘邦想要立戚夫人的儿子刘如意,就是这种情况。这时候古代群体政治的特点就体现出来了,大臣们会集体上书表示决不能废长立幼,否则会影响国家的安定(咱们现代人肯定是尽量选贤能的,但古代人并非如此,选最贤能的人年轻皇子当君主基本上最后的无奈之举)。而皇帝什么时候有儿子,其实是新皇帝登基后有没有能力处理国家大事的问题。古代男子成年的标准是满二十岁,这之前如果皇帝登基,就得由大臣辅佐帮忙处理国家大事,事实上这很容易造成大权旁落,皇帝被架空的情况(东汉末年的汉献帝就是如此)。当然这其实也很考验老皇帝的眼光,如果任命的是诸葛亮这样忠心不二的人,自然是没有问题;但要是任命了王莽这样的人,也只能靠朝廷里的忠臣想办法了。最后一种情况就是皇帝没有儿子(这种情况可能是儿子都死了,也可能是皇帝太小没法生孩子),这时候就得从皇族的其他成员中选出新皇帝,可以是老皇帝的兄弟、侄儿,也可能是皇帝的叔伯。不过这样一来,皇帝其实相当于换了别的支系,像宋太祖赵匡胤最后就是传位于他的弟弟宋太宗赵光义(有传说是赵光义是杀兄夺取的皇位),所以之后的皇帝都是赵光义这一系的子孙,跟赵匡胤的后代就没关系了(据说到南宋时,又因为皇帝没有儿子传回给赵匡胤这一支)。
其次,就是中央和地方的争权问题。西汉建国时分封了一批同姓的诸侯王,目的是让他们帮助中央政府,维护刘姓江山(感觉刘邦也没能绕出西周分封的这个圈子)。可是没成想,刘邦一死就爆发了诸侯王的叛乱,后来汉景帝是又爆发了一次叛乱。这让皇帝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这些诸侯王必须要予以解决。到了汉武帝的时候,西汉的国力到达顶峰,采用了武力镇压和政策削弱两种方法,算是解决了这个问题。可问题是中央强大了,地方自然听话,但要是反过来,可就出问题了。东汉的时候很多皇帝登基的时候都没成年,大权就归了三种人——辅臣(先皇任命的帮助新皇帝处理朝政,辅臣往往是百官的代表)、外戚(太后的娘家人,太后担心皇帝被架空,让自己娘家人来帮忙)和宦官(皇帝不甘心,借助太监夺回权力)。当然到了到后来主要是外戚和宦官打架,可能是害怕再出一个王莽,辅臣几乎是没有了。东汉桓帝和灵帝继位时年纪很小,国家大事都是由外戚掌握的,等他们长大了就依靠太监夺回了权力,所以皇帝大肆倚重宦官。可问题是官员们是看不起太监的,再加上宦官们收受贿赂,买官卖官。再加上经常爆发自然灾害,老百姓终于忍不住了,爆发了所谓“黄巾起义”(感觉几乎每次农民起义都和宗教有点关系),这使得国家日益混乱,可以说桓帝和灵帝统治时期,基本就是东汉最黑暗的时候。而未来的大英雄刘备,也就是在平定黄巾军的战斗中开始露头的,只不过这时候的刘备既没有什么大的战功,也没得到什么高的官位。灵帝驾崩后以何进(职位是大将军,相当于总司令)为首的外戚势力和十常侍(灵帝的最宠信的十个太监)为首的宦官打起来了,结果是太监杀了何进,而何进手下的袁绍等人消灭了宦官,外戚和宦官一起完了,国家被西凉军阀董卓给控制了(这可真是鹬蚌相争,渔翁得利)。董卓是地方军阀的代表(当时的地方长官叫州牧,既管政治经济,又有军队,实力很大),和后来的曹操、袁绍、袁术这些人一样,都是靠拳头说话的,不过董卓实在有点不像话,连皇帝都给换了,这就招来了官员们的不满和其他地方州牧的讨伐(小时候看《三国演义》电视剧的时候,对这段印象特别深刻,可惜后来才知道刘关张的英勇事迹都是小说家编的)。兵败后的董卓也真是够果决的,烧了洛阳城,强迫老百姓和百官跟着他逃往长安(西安)去了,临走还把东汉皇室的坟墓给掘了,抢了不少金银财宝(都是死人的陪葬品),军阀作风可见一斑。这之后天下算是彻底乱了。
而起兵讨伐董卓的各路诸侯(也就是拥有武装的地方州牧)打了起来,而皇帝的死活却没人去管。再后来的事跟小说里说得也差不多了,总之就是董卓被杀,诸侯混战,曹操异军突起,收纳各方人才,又迎奉了天子,借机讨伐各路实力,先后平定了张绣、吕布、袁术、袁绍等势力,又安抚了西凉马腾,基本统一了北方,准备挥师南下消灭刘备,平定荆州(那时候的荆州相当于现在的河南南部、湖北和湖南)。要是按照这个趋势发展下去,曹操估计就得一统天下了。可偏偏这个时候,坐拥江东(大概相当于现在的安徽东部、浙江南部、福建、江西和广东)的孙权,也对荆州虎视眈眈,听说荆州归了曹操,便联合刘备在赤壁一举击败曹操大军,这才有了后来的三分天下,真是事实难料,直到这时候,刘备这个漂泊半生的汉室后裔才开始展露他的英雄本色,先后夺取荆州(一部分)和益州,后来夺了汉中,成就了他蜀汉的霸业。说到这里,我们就会发现刘备这个大英雄好像在汉末这段历史中戏份不足,前有曹操一同北方(这是的刘备到处逃跑),中间是孙刘联合对抗曹操,刘备是趁机取巧夺了益州和汉中(虽说这是刘备已经基本实现诸葛亮所说的跨有荆益二州,但后来关羽失了荆州,刘备又兵败夷陵),后来的三足鼎立(曹操没有称帝,魏是曹操儿子曹丕建立的,孙权也是在刘备死后才当的皇帝)和诸葛亮治理蜀汉跟刘备都没什么太直接的关系。这也难怪有人看不起刘备,说他算不上英雄了,然而是否真的如此呢?
要是光从刘备早期的表现看,确实可以这么说。早期的刘备真是可怜的,起兵平定黄巾军的时候虽然有人资助(据说是中山国的商人苏双和张世平),但明显部队人数不多,功劳也不是很大(小说了的说法是为了给刘备增加戏份),因为他最后获得的官位是安喜尉(就是安喜县的公安局长),唯一值得欣慰的就是得到了关羽和张飞两个忠心耿耿又武艺高强的大将了。至于后来的刘备,打仗基本都没怎么赢过,可以说刘备的前半生不是在投奔别人,就是在投奔别人的路上。这样的人,说他反复无偿还差不多,怎么能算得上英雄呢?可偏偏曹操在刘备投靠时,来了个青梅煮酒论英雄,还说“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就是说曹操觉得天下的英雄就只有他和刘备两个人),这又怎么解释呢?我觉得这个我们心目中对于英雄的认识有关系,有的人觉得英雄应该是项羽那样冲锋在前,永不退缩的人,所以在看到刘备一失败就逃跑,甚至是逃跑的行为,自然看不起他;也有的人认为英雄应该是坚韧不拔,百折不挠的人,对刘备就青睐有加;还有的人觉得英雄应该是屡战屡胜,一往无前的人,看见刘备光打败仗,肯定也不喜欢他;更有人觉得英雄应该是韬光养晦,隐忍待时的人,就会觉得刘备狠了不起。总之一句话,标准不同看法也不同。
在我看来,评价一个人是不是英雄,主要有两个标准(大家可以想想,看看有没有道理):一是能力,一是意志力。说到能力这是一个人能不能成为英雄的问题,因为一个没有才能的人很难做成什么事,更不用说成为英雄了。而意志力是一个人能成为什么样的英雄的问题,因为很多事情是有难度的,如果坚持不住,也做不成什么事,意志力越强的人越容易成为大英雄。那按照这两个标准看刘备,就可以看出他到底是不是英雄了。
首先说能力,在小说里,好像没看出刘备有什么特别的能力,除了哭好像就是装(要我说这也是很难得的能力),但历史肯定不能按小说来看,刘备这个人确实有能力的,而且不是一般的能力。刘备少年时曾经跟卢植学习过,这其实不是为了学习文化知识,而是为了寻找进入上流社会的机会(虽然刘备走哪都说自己是中山靖王之后,汉景帝玄孙,但好几百年过去了就算这是真事,也有点注水猪肉的意思)。当时刘备实际就是个个体商贩(编草鞋织席子,并进行贩卖的小商贩),出身很低,在当时讲究出身的环境下,想成就一番事业没有好的出身是很难的。所以刘备这实际是进行自我形象的提升和包装,也难怪他逢人就说自己的身份,那是生怕别人看不起自己。刘备的第二个能力是善于网罗人才,刘关张的桃园结义虽是传说,但关羽张飞的忠诚问题是毫无疑问的,而从后来刘备每到一处都大受欢迎的情况来看,刘备对人才有着很强的吸引力,这绝对不是一个皇叔的身份就能做到的(想想诸葛亮、赵云、魏延等人追随刘背后的表现,真的要佩服刘备网罗人才的能力)。刘备的第三个能力是对危险的感知能力,说起来可能有人会觉得好笑,不就是善于逃跑吗,这也算能力?咱们可以想想,哪部电视剧里的主角是提前领盒饭走人的,肯定没有。要知道刘备想要成就一番事业,不活下来是做不成的,连古人都说“君子不立危墙之下”。所以说这其实没有什么丢人的,打不过就跑其实也不丢人。刘备的第四个能力就是政治觉悟高,想想刘备一提到汉室衰微是那副悲痛欲绝的样子,再想想他那句“汉贼不两立,王业不偏安”的口号,这在当时真是有号召力啊(我们当然知道,不管换了谁当皇帝老百姓的日子都不会有太大差别,可是当时拥护汉朝皇帝的人还是有不少的,这就是刘备始终在口头上维护汉室的原因)!刘备最后也是我认为最重要的能力就是随机应变(也有人觉得他是朝秦暮楚),我们处在和平年代,特别又是一个国家较为强大的时代,很容易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上去批判古人的很多行为。但我们如果站在古人那个时代,想想他们的处境,我们就会发现刘备真是太难了。论出身,他其实就是个老百姓(那个所谓的皇叔很多人似乎并不承认),和袁绍这些出身名门的氏族公子根本没法比;论实力,更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刘备最初真是兵不满千,将不过关张,一直到赤壁之战前,都没打过什么像样的胜仗(好不容易火烧了一把博望,还让罗贯中把功劳归了诸葛亮);比地盘,那就完全是没有,刘备第一次坐拥城池长时间没有丢失那都是赤壁之战以后的事了(还牵扯出所谓“借荆州”的糊涂账)。所以说刘备要不是靠着自己随机应变的本事,早就和电视剧里的龙套一样领了盒饭了。至于意志力方面,刘备在三国时代的这些任务里绝对是属于一流了,光看他这一路走来的不容易,我们就能知道刘备是个有大毅力的人。那么多次的失败仍然没有让他忘记心中的志向,那么多人给的白眼反而成了他前进的动力。因此,我必须得承认,刘备的的确确是个英雄,而且是个大英雄。然而很可惜,这个英雄最后还是失败了,不仅仅在军事上遭遇了夷陵之战的惨败;在政治上也彻底失败了,他所建立的蜀汉政权存活时间最短,而他的继任者(后主刘禅)也被人冠以“扶不起的阿斗”这样的说法,那这又是为什么呢?
说起来,这其实还是个历史遗留问题。秦始皇以后的所有封建王朝虽然都是地主阶级掌控权利,但是细分起来却又有不同。秦汉两代属于地主阶级初掌权力阶段,统治阶级内部还存在着大量由旧贵族转变而来的地主,他们这些人讲究出身,骨子里是看不起普通人,在出身上有种莫名的优越感;而随着在两汉的发展,在统治阶级中形成了一种势力,这些人一种掌握的推荐官员的权力,慢慢发展成了家族,他们很讲究门第出身,基本都是读书人,在智力上有很强的优越感,这种人被称为门阀大族,结束三国乱世的司马家就是这类人的代表(他们本质上是贵族地主,就是地位高出身又好的统治者);而另一种则是掌握强大武装力量的军阀,他们靠着手中的军队割据一方,成为一种强大的势力,称为军阀,三国时代的各路诸侯以及祸乱天下的董卓都是军阀。不管是门阀还是军阀,他们其实都是统治阶级里的贵族,被称为贵族地主阶级。而三国时期魏蜀吴三国在建立初期都是依靠军队的力量,但他们领导人却都出身不高,刘备说是汉室后裔,其实就是个老百姓;孙权倒算是个官二代,父亲和兄长都是当官的,但乱世的官也算不上什么贵族;曹操最惨,是宦官养子的儿子,在当时最被人看不起。因此,他们其实都是统治阶级内部的中下级势力,也就是所谓庶族地主阶级。三国的情况其实是最高领导人是庶族地主,而手下的人中大部分的原先的贵族地主,所以想想看就知道了,贵族地主肯定是不甘心的,所以他们三国都要迎接贵族地主势力的反对,许都城里针对曹操的几次所谓叛乱就是如此;而蜀汉内部李严对诸葛亮的掣肘以及谯周的劝降也是这么回事;至于孙权,看看他晚年对江东四大家族的处置,就知道他和贵族地主的关系也不怎么和谐了。说到这里,我们就知道所谓的“魏蜀吴,争汉鼎”,其实是新兴的庶族地主阶级和贵族地主阶级的一次权力交锋,贵族地主阶级最终取得了胜利,后来的魏晋南北朝就是他们统治的时代。而对于庶族地主阶级而言,他们此刻经历的正是暖春前的严冬,正如雪莱在《西风颂》里说的那样: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
说到这里,我们多少要为刘备这个英雄感到一丝惋惜,如果不是生错了时代,也许他的事业可能不止于此。可历史不允许假设,他最终还是输给了那个时代,但这并不影响我们喜爱那些英雄,感受他们身上的光辉。最后我又忍不住写了一首词,算作这一章的结尾吧!
西江月 读史有感
汉末起烽烟,曾欲架海擎天?半生奔走平生愿,方得卧龙相伴。
赤壁烈火江边,趁势入西川。夷陵兵败托孤言,无奈蜀中偏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