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杰明·富兰克林,这个名字大家应该熟悉。
中小学科学课本中关于雷电实验和“避雷针”的发明,我们记住了他。
除了是一名物理学家之外,富兰克林还有很多头衔:美国政治家、共济会会员,大陆会议代表及《独立宣言》起草和签署人之一,美国制宪会议代表及《美利坚合众国宪法》签署人之一。美国开国元勋之一。
同时,他也是出版商、印刷商、记者、作家、慈善家;更是杰出的外交家等。
用我们现在的时髦话说,他是一位不折不扣的“斜杠”人士,拥有多重职业和身份的多元生活。
再读读他的一些生平资料:
1706年1月17日,本杰明.富兰克林出生在北美洲的波士顿。他的父亲原是英国漆匠,当时以制造蜡烛和肥皂为业,生有十七个孩子,富兰克林是最小的男孩子。富兰克林八岁入学读书,虽然学习成绩优异,但由于他家中孩子太多,父亲的收入无法负担他读书的费用。所以,他到十岁时就离开了学校,回家帮父亲做蜡烛。富兰克林一生只在学校读了两年书。
一个几乎没接受过正规教育的人,却有那么出类拔萃几近辉煌的一生,他是怎么从“草根”逆袭成功的?
读着这本《富兰克林自传》,就可以找到答案:是富兰克林的为人处世之道帮助他获得了成功。
一、日常中的事情,再小也要把它做好。
富兰克林认为美德是人生的代码和表达。为此他为自己列出了13条自认为必须具备的美德。你可能想会想不到,他居然把“节制”和“清洁”都列入其中。
节制:食不可过饱,饮不得过量。
清洁:身体、衣着和居所要力求干净。
大家可能也赞成这些都是美德,但它们和一个人最终的成功有毛关系?
有一次,富兰克林看到了一本宣传素食的书,之后便决定听素。他依着书里介绍的一些烹调食品的方法开始自理伙食,不但节省了伙食费,为他买书增加了一大笔资金,更重要的是为他留出了好长一段时间可以安心读书。
富兰克林说,饮食节制使人头脑清醒,思维敏捷。
直到后来他在伦敦的印刷所打工的时候,也坚持着节制饮食的美德。让别的餐餐饮食不离酒的工人们看到了一个节制饮食的人身强力壮,头脑清醒。
饮食在很多追求成功的人看来是一件不足挂齿的小事情。我自己曾经也有这样的经历。在读书的时候,每次到考试之前的一个星期左右,为了尽可能挤出时间来备考,几乎没有正常的一日三餐了。饿了吃点,不饿省掉。然后考试结束的那个晚上,大伙儿一起通宵达旦,大吃大喝一通。我的好几位同学都在那样的时候出现过急性肠胃炎。
在着装等方面,富兰克林也很是在意。为此,他初进费城时衣衫褴褛的形象让他一直记忆尤深。
“我就这样子从市场街一直走到第四大街,经过我未来的岳父里德先生的门口,当时里德小姐正好站在门口,看到我这么一副古怪模样,肯定觉得非常滑稽可笑,我想自己也确实十分滑稽。”
初到费城,举目无亲,腹中空空,无处投宿,身心疲惫。在这样的情境下,富兰克林还是在意到了自己的形象,尽管因为体面的衣服还没有随行李运到,他无力改变眼前的境况。
富兰克林的这一段回忆让我想起曾经看到过的一句话:当别人对你了解不够深入的时候,是不会透过你糟糕的外表看到你内在的纯洁和牛逼的。
著名主持人杨澜说她有一次因为自己面试失败心情郁闷之极,于是披头散发随便套件衣服就去了咖啡馆解忧愁。在那里她遇着一个优雅精致的英国老太太。老太太看到她的样子,没说话只是用便笺给他写了一行漂亮的英文:洗手间在你的左后方拐弯。一开始杨澜没明白什么意思,去洗手间一看自己的模样,突然意识到自己的邋遢不仅是对自己的不尊重,也是对别人的不尊重。
杨澜以前一直以为拥有漂亮的成绩和能力就可以一路所向披靡,实际上形象是永远走在能力前面的。后来的杨澜开了窍,决心对自己负责,讲究一点精致一点。
现在想想,一个连自己的基本饮食都管理不好的人,连自己的一身衣服都穿不整洁,怎么可能管理得好自己的漫漫人生呢?
稻盛和夫说过:把握一件事的成败,就是将每一个环节做透、做细、做到位。否则,任何一件事都可能因为一点疏漏而成败笔。
把每一件简单的事情做好就是不简单,把每一件平凡的小事做好就是不平凡。要想在关键时刻脱颖而出,就要在平常最普通的小事上脚踏实地。
二、主动设计人生,有计划就努力去执行。
“1726年7月23日,我们从克莱武生启程。如果你想了解航程中发生的事情,可以阅读我的日记,我都详细的记载在那里面了。当然其中最主要的部分应该是那个指导我未来一生的行动方案。那是我在海上航行时规划的,我在设计这样一个方案时还那么年轻,可是在我的一生中甚至到晚年,我仍然忠实地遵循这个方案,所以它更加值得注意。”
这是富兰克林在《重回费城》一部分中的回忆。那时候富兰克林将近20岁。
美国著名的管理学家史蒂芬.柯维认为,人的本质特征之一是:积极主动。
这里的“积极主动”除了包含我们一般理解的遇事要努力进取,主动热心,主要指“人一定要对自己的人生负责。个人行为取决于自身的抉择,而不是外在的环境,人类应该有营造有利的外在环境的积极性和责任感。”
在富兰克林的自传中多处可以读到他为自己而积极主动地争取的事例。
有一次他和镇上的另一位酷爱读书的小伙子展开了一场争论。争论的结果是富兰克林输了。为了将自己的观点阐释明白,他和小伙子之间展开了书信交流。刚好,他父亲看到了也看到了他俩写的东西,父亲没有评价他们的讨论内容,却指出了他的文章在论述的严谨、条理的清晰以及用词上的一些问题。
富兰克林说:“从此以后,我开始特别注意文章的写作方法问题,决心全力改进。”
接下来的日子里,他继续大量阅读,并对自己喜欢的文章开始刻意地模仿。
“我先选其中几篇文章,归纳出每段的主旨,把它搁置几天后,不看原文,用自己所能想出的合适的词句重新尽量将原文复原出来。然后将原文与我写的得制品进行对比,找出其中的谬误,一一予以修正。”
无论是在用词上,还是在文章的结构,文段顺序、内容的逻辑等方面,他都是通过这样一步一步刻意的练习来提升。
一个只读过两年书的人,后来成为一位杰出外交家,再到直接参与美国宪法的修订,富兰克林年轻时对自己的“有计划就努力执行的”要求是完全分不开的。
日本一位叫中村天风的思想家,也是实业家曾说过:“实现新计划的关键在于不屈不挠、全心全意,必须聚精会神,抱着崇高的思想和强烈的愿望,坚韧不拔地奋斗到底。”
因为再完善的计划如果不去执行,也是一纸空文,毫无意义。
从一名印刷铺的学徒,到承接政府纸币印刷业务的商人;从一名喜欢读书的小伙计,到成为公共图书馆的创办人;从在报纸上发表豆腐块的小文章,到自己办报纸,管理邮局;从乐于帮助朋友,到热衷公益事业……富兰克林这“草根逆袭”的大大结,让我们读到了“积极主动”和“努力奋斗”。
三、认真诚实工作,在困难中实现人生的重要转机。
在稻盛和夫的孩提时代,父母常教导他说:“年轻时的苦难,出钱也要买。”
稻盛先生年轻的时候,可谓命运多舛。但是他没有因为坎坷的前半生而听天由命,颓废沉沦,而是调整心态,把握住了自己人生的正确方向,最终缔造了日本两家世界500强企业,被日本人尊称为“经营之圣”。
没有谁能够随随便便成功。每一个成功者,都是从不计其数困境的泥淖走出来的。
有一段时间,富兰克林在费城一个叫凯谋的印刷铺主那里打工。他其实早已经看出来,这个铺主之所以出高薪水雇他,是想通过他来训练一些没有经验的廉价雇工。一旦那些雇工熟悉了业务,自己肯定是要被解雇的。
但是富兰克林还中很卖力地干起来,把凯谋的铺子整理得井井有条,并且还促使那些伙计认真干活,把业务技术掌握好。
后来凯谋果然借故开除了富兰克林。就在被开除后不久,富兰克林又接到了凯谋的邀约信,因为凯谋接到了新的生意却因为技术问题无法开工。富兰克林又不计前嫌回去工作,让凯谋在那笔生意中赚到了一大笔钱。
之前,很多人都劝说过富兰克林自己开印刷厂,不是他不想独立门户,但资金等问题,让他放慢了脚步。
当他在做学徒时受到了来自主人和伙伴们的各种各样的不公或刁难时,他意气用事一走了之,而是用自己的热情友善的态度、认真诚实地工作去智慧地化解。在这个过程中,他不但使自己的技术得以提高,也让自己积攒了更多的人缘。
其实这是富兰克林在抓住一切机会磨练自己,在一次一次的工作困境中学习解决危机的办法。
“有一晚上,已经11点多了,当我装好版,满以为一天的工作结束了,却不小心把其中一块版给碰坏了,有两面的铅字乱成一团。我毫不犹豫马上拆版,在上床之前重新排好。”
这种对工作的认真诚实的态度,其实就是富兰克林身上的永不言弃的精神,它像一把无坚不摧的利剑,一路披荆斩棘,为他创造了最后的辉煌。
“我出身贫寒,家势低微,而今我却能家产丰颐,在世界上还略有薄名。这种小小的成功,我认为,除了上帝的特别惠顾与好运相随之外,我的为人处事之道起了关键作用。作为后世子孙,我希望你们能乐意了解这些方法,并在类似境遇下稍加效尤。”
这本《富兰克林自传》,可以让人读到一个智者的一举一动,从而获得智慧,改进自己行为处事方式。
有空去读一读这本“草根逆袭”的秘籍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