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源自网络
单用黄芪泡水即为“黄芪茶”,选择服用“黄芪茶”时,需注意以下几点:①黄芪的用量在15g以下,只能补而不利,15g以上能补能利。适当使用能达到利尿、调整血压的目的,但不能单纯作为降压药。②使用黄芪时,需注意黄芪有生黄芪、炙黄芪之分。炙黄芪用于补中益气升阳,而利水、固表、托毒生肌多生用。③因本品药性偏温,补气升阳,易于助火,所以有阴虚阳亢、热毒亢盛、食积内停者不宜使用,以免加重阳热亢盛。黄芪用量可大至20~60g,但需注意不要太过量,否则会致胸闷等副作用。
民间流传着“常喝黄芪汤,防病保健康”的顺口溜,意思是说经常用黄芪煎汤或用黄芪泡水代茶饮,具有良好的防病保健作用。临床实践证明,黄芪不仅对体虚感冒、慢性肾炎等具有较好的防治作用,还是中风患者的良药。不少中风患者在恢复期及后遗症期,从中医的角度看,其表现是“本虚”为主,兼有标实,出现一侧肢体软弱无力、容易疲劳、胃口差、口淡、多汗、大便不畅等气虚症状,常可用黄芪治疗,以达到“扶正祛邪”的目的。
中风患者如果出现上述症状时,最好选择炙黄芪来泡水当茶喝。但要提醒患者的是:黄芪用于益气,适合气虚的病人。对于火热证如面红目赤、口干口苦、心烦易怒、小便黄、大便秘结者使用后会加重上火的症状,对病情恢复不利。暂不适合应用。同时都应忌浓茶、酒类、咖啡和煎炒燥热、肥腻的食物。
黄芪对人体有哪些副作用
黄芪是一种非常常见的中药,大量的运用于人们日常生活,煲汤时很多人都会放少许黄芪。在我们国家,黄芪已经有两年多年的药用历史,最早的《神农本草经》便将黄芪列为中药上品,黄芪以补药著名,其对人体好的作用非常之多,像补气养胃等功效都为人体所需,但你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很多人因为黄芪大补,便毫无节制的食用黄芪,殊不知黄芪也有一定的副作用,并不是适合每个人服用,那么黄芪的副作用是什么?
1、首先,按照一年四季的季节来讲,大部分普通人在春天是不能吃黄芪的。因为春天万物生长,是生发的节气,人体需要宣发,吃黄芪就不太适合。其次,从身体健康情况来说,通常在感冒和例假来临的期间都是不能吃黄芪的。再次,从体质上来说,黄芪适合的人群多为气虚脾湿的人,这类体质的人往往都是虚胖,腹部及全身肌肉较为松软。那么,一些身体较为干瘦的人就不适合食用。
2、肾病属阴虚,湿热、热毒炽盛者用黄芪一般会出现毒副作用,应禁用。因为黄芪性味甘、微温,阴虚患者服用会助热,易伤阴动血;而湿热、热毒炽盛的患者服用容易滞邪,使病情加重。
3、阴虚的表现:有手足心热、口咽干燥、腰酸腰痛、潮热盗汗、失眠多梦、舌质红无苔、脉细数等。
4、湿热的表现:有口苦、口干、舌苔黄腻等。热毒炽盛的表现:有各种化脓性感染,如痤疮感染、咽部感染、腹膜炎等,表现为满面通红、咽红、咽干、咽痛、口苦口干、唇舌红绛、舌苔黄燥、脉滑数等。
5、阴虚患者使用黄芪,必须配伍养阴药使用,如生地、熟地、玄参、麦冬、天冬、玉竹等。湿热患者必须配伍清利湿热药,如黄连、茵陈、黄芩等。热毒炽盛的患者必须配伍清热解毒药,如黄连、栀子、大黄、败酱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