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静悄悄的革命》第一章第三节:《以“应对”为中心的学习和教学》,抚平了内心的口号,让一些内容鲜活起来,比如课堂教学改革中经常提到学生的主体性,教师的主导作用,有时候是教师的理想课堂设置之后,教师可以退到后台,不是客观世界的消失,而是教师的影子,教师的声音隐遁在课堂。
润泽的教室在这里不是硬邦邦、干巴巴的一个短语,被赋予具体的意义,虽然之前听上去就很美好,还是模糊不清晰的向往,想要一探究竟知道是什么样的教室才能用“润泽”来形容。
“在这种关系中,即使耸耸肩膀,拿不出自己的意见来,每个人的存在也能够得到大家自觉的尊重,得到承认。”重要的是看见和被看见的感受。
当然文中表达润泽教室的理想状态多少是会在教室里碰壁的,我倒是希望提醒自己如果学生被突然提问到,什么都没有说,可以理解是正常的,也许那一时刻只是不想说话而已,那么我为什么会提问到他呢,想知道的内容也许是在脸上我并没有解读到信号。
当然每一次的提问的前提都是一种信任,期待从互动中获取一些内容。也有一些对话不是从提问展开的,这个互动的形式在课堂上少了一些。
作为“被动的能动性”的主体性,看起来是逻辑严密的,相对论中的全面概念,多听几次会更合理一些,没有纯粹的真空中的主体性,是相对而言的。尤其是提到以“应对”为基础展开起来的。那么谁是主动发起的呢?是教师的预设,活动策划,所以很多时候的紧张超出预期,是课堂的生成环节,当然也是在准备充分,并且感知到成长的教师眼中会发生的局面。
【以“被动的能动性——应对”为中心的教师的活动该是怎样的呢?其第一要义是,在课堂上以慎重的、礼貌的、倾听的姿态面对每一个学生,倾听他们有声的和无声的语言。】关于应对,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的活动,教师在倾听学生的语言之后做出的调整也是一种应对,对教师的课堂状态也是一种调整。
初步理解“应对”这个词语,不是应答,对应,是一种双向奔赴,有来有往的沟通,接受信号并且回馈,文中通过寒暄的实例说明良好的对话状态,愉快的交流是双方都能感受到信息的流通。特别需要进阶的局面是,自己曾经作为话题终结者,就是不善于从聊天中找到接下去的部分,经常让对方不停地问,没有找到能够让对方感受到观心的机会。也增近彼此的了解,不仅仅是自己全程回答问题的掏心窝活动,最终感受到透明人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