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篇读下来,大致觉得作者就是讲述了一个不同文化背景之下的爱情悲剧。在和埃塞尔结婚之前,所有白人都有过奉劝劳森不要这么做的想法,只可惜“劳森朋友不多”,而他自己也很是不以为然。不过可惜的是,婚后多年的变化还是让劳森走向了深渊。“两极之间,暗如深渊”,到底是哪一步走错了,劳森自己不知道,或许他知道,却也明白事已至此,已无法再挽回了。
从上帝视角来看,劳森无疑是一个让人同情的角色,从在当地备受追捧的白人到只能在大城市混生活的职员再到最后备受鄙夷、仿佛成了白人和当地人之间的第三种人,劳森一步步走向了深渊,他不再是当初的那个绅士,他完全沦落为了一个没有灵魂的行尸走肉。但从劳森和“我”的交谈中,我们可以看到这个当年的白人绅士的学识和风采。
或许,初初读完的一个念头就是,圈子不同不必强融,但这种想法似乎又戴上了一层种族主义的色彩。难道白人和土著人之间就不能拥有爱情、就不能结合吗?从平等的角度来看,似乎并不应该是这样。
回到故事的最开始,劳森对埃塞尔那种深刻乃至偏执的感情从何而来?似乎也就是从那一口水塘开始,满足了劳森对古希腊的幻想的埃塞尔就像仙子一样坠入了劳森的世界里。再回过头来看,只觉得劳森的感情让人有些难以理解,就只像是对美的事物一种偏执的占有,他着迷甚至是疯了一般想把这个仙子占为己有。在某种程度上看来,似乎他觉得埃塞尔能够让他摆脱大城市的浮华和喧嚣,重新回归自然和天性。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劳森似乎无法忍受这种来自天性的野蛮与放纵,他开始厌恶,开始躲避,开始有了逃离的念头,于是他带着埃塞尔重新回到了大城市。回到了大城市之后,他感受到这才是事物应该有的样子。
站在埃塞尔的角度来看,她是一个混血儿,更是那个海岛上的土著人。一开始对于能够跟着自己的丈夫一起去到大城市,埃塞尔是十分向往万分自豪的,但是一时的新鲜感却并没有持续多久,埃塞尔逐渐失去了活力,不再是当初劳森认识的那个精灵一般的女孩了。埃塞尔的这一变化自然也引起了劳森的警觉,他想着法儿地安慰妻子,却并没有办法阻挡自己妻子的逃离。最终,他只得再次重回海岛,去寻找自己的妻儿。
回到海岛之后,才是二人的悲剧终于达到了最高潮,劳森不停疑神疑鬼,似乎不再爱着自己的妻子,只顾着宣泄自己的情绪。而埃塞尔沉迷于自己的快活日子,越发厌恶自己软弱的丈夫。故事的最后,以劳森的自杀结束,让人唏嘘。
我一直在想,劳森和埃塞尔是否是真心相爱,而那个阴差阳错让他们相遇的水塘到底意味着什么。我个人看来,水塘或许只是一个契机,一个让两种背景完全不同却又对彼此心存向往的契机。来自大城市的劳森,或许早已厌恶了大城市的浮躁,作为一名银行职员终日与数字打交道却又有机会接触各种形形色色的人,有这种回归自然寻找生命本真的想法其实并不稀奇,而埃塞尔就是这个契机,让他能够达成自己的目的,也不得不说,或许这就是埃塞尔对劳森来说有着致命吸引力和诱惑力的地方,毕竟那代表的是另一种让他向往的生活。但是真正接触了解融入之后,劳森却有了抵触情绪,他看到了这种表面纯真实则粗鄙的生活的本质,他不愿再继续待下去,不愿让自己的孩子将来也只能成为一个这样粗鄙的土著。于是,他又回到了原本的生活轨迹。而对于他再次回到海岛的这件事,我只能说或许是大城市的生活太过压抑,又或是他内心仍心存着那份念想,于是他选择了再次回去。刚回去的他确实是轻松愉悦的,但当原本的生活再次袭来,当劳森完全丧失了逃离的能力时,他只能选择堕落,没人救得了他,没人愿意救他。他只有死路一条。
相比于劳森,埃塞尔这个人物似乎要简单一点,她没有劳森那么多的挣扎,在对城市短暂的幻想之后,她重新回归了自己原本的生活,找回了自己的快乐。作为一个混血儿,埃塞尔备受当地土著的影响,爱玩乐,对丈夫殴打自己的行为心存崇拜……对埃塞尔这个女性人物,我们不好抱有太多批判念头,只能说一句她生来如此。
而劳森本该也是生来如此,可是他又不甘如此,或许这就是他悲剧的源头吧。“两极之间,暗如深渊”,不断在两极之间徘徊的劳森,最终困在了那个深渊,走向了死亡。
可是在我心中,劳森似乎也没错,或许是理想和现实总难两全,又或是环境太过折磨人。死亡,或许是这个悲剧人物最后的自我救赎和解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