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问我:你想看什么书?
我回复他说:看别人没看过的书。
他又问:你怎么知道别人没看过又怎么知道这本书对你有用?
于是我就开始像岳云鹏和猫咪老师一样萌贱地长篇大论起来……
1.读冷书
常言道:人在语言中,岂能不迷路?对词语和概念不敏感的人,往往会不加辨别地接受他人的概念与自己学习的词句,正因为处于一个熟悉的母语之场,因而也自愿放弃对词语的可用性和明晰性的怀疑。例如,当我说读冷书的时候,下意识地就会认为所谓的冷书是冷门书,是久居书斋从偏僻角落里搜罗来的不为人知的书或者是指非热门畅销书,并非如此。
所谓的冷书,是指迥异于个体的视野中公共的阅读经验的书。
每个人都有一个圈子,你的圈子和你的追求决定着你阅读和思考的质量,也是你所处的层次的视野。什么是公共的阅读经验?不是指我之外的他者,而是指个体视野中所呈现的当下的主流的阅读趋势,例如《三体》《失控》。我并没有说这些书不好,相反这些书是出乎意料的好。我是说在这种趋势之中,朋友圈空间评论网等言论空间会出现无数篇评论。细心的人会发现,这些评论会趋向于同质化、简单化,而真正有创见的、严肃的文章被淹没,因而在个体所在的言语场(视野)内,也会影响你对书本身的判断,让你拥有了预先判断甚至标签,而不是从你自身的思维系统、体系中去真诚地阅读这本书,用自己整个理解力、判断力去原生地去阅读它、消化它。选择一本冷书就是警惕这种预先判断的无意识植入以及言论场的影响而冷书因其之冷亦会提供陌生的阅读经验。
那我就举几本冷书吧。
海上雅臣《书法是万人的艺术》;今敏《我的造梦之路》;聂鲁达《我坦言我曾历经沧桑》;马伊洛山达尔《烛烬》;韩松《宇宙墓碑》《再生砖》;
你听过几本?
《书法是万人的艺术》是关于日本现代书法家井上有一的评传,也许你曾经看过井上有一的“贫”字;今敏是日本著名的动画导演,致力于现实和虚构、梦与记忆,拥有极其鲜明的导演风格和思想性,这是他关于制作动画的笔记;也许你知道聂鲁达的诗集《二十首情歌和一支悲伤的歌》,而《我坦言我曾历经沧桑》是自传,风味独特。马伊洛山达尔是匈牙利的文学大师,作品去年才引入我国,《烛烬》是其代表作之一,历史真相的巨大震撼!韩松是国内的科幻小说家,认为他是现在国内最好的科幻小说家之一,文风有鬼气和极其强烈的现实主义风格,《宇宙墓碑》与《再生砖》是他的两本短篇小说集,刘慈欣曾评论“我写的是二维的世界,而韩松写的是三维世界”。
听了解释之后感觉怎么样?
那么,怎么去找所谓的冷门书?简单的说,每个人脑袋里都有一个图书馆,不断流入流出各种书的虚体的图书馆,要先为你的图书馆建筑一个无限的清单目录,依靠你爬疏在各种网络媒体、社群、纸质媒体、他者言论等细微之处或登堂大院,记下你从没听过又觉得足以阔宽你视野的书。
多去漫步图书馆。现在的人真的太小瞧图书馆了,图书馆是一个长期的持久而高效的系统,其中有文气,有味道,有不期而遇地会然,亦有命中注定的天真。之所以要去漫步图书馆,是将脑中的图书馆与现实的图书馆相互比较、凝实,重要的是对图书馆这样一处重要的建筑场所和文化空间有所体悟。
冷书也包括新书,正因为是新书,所以还未构成普遍的阅读经验,不少微信公众号就经常推荐新书,如新京报书评周刊、凤凰读书、做书等。
读冷书的目的就是:塑造你独特的阅读经验。
也许有人也会问:难道就不读畅销书了嘛?我并非专指特意去找冷门书读,而是指用:你知道怎么以自己的方式去读书,当你拥有了自己的阅读习惯,读任何书都能读出对你有益处的趣味与见识来,也就不管你所读的是冷门书还是热门书了。
2.冷读书
错开阅读时间,避免热读期,不要跟风。如读冷书中所说,热门时期会有各种评论,如果非独立思考之辈会很容易先入为主的印象。别人读《三体》,你可以不跟风,而是晚读,这样就产生了阅读的陌生化,同时在阅读的过程中,动用自己所有的经验去理解、延伸它。朱子有诗: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种控制信息流入未接收其他人看法的自读自思的澄澈思考才是源头出活水,出水之后方与他人切磋琢磨,焕然一新奔流入海。
冷读书就是使阅读经验陌生化,使阅读状态初始化,意即以萧散冲淡的心情去读,带着山林气象去读,带着稚子童心去读,而不是热忱冲动热烈的人间情绪。
有人说,如果这指读书的情绪,那么功利的读书态度呢,看到激动的内容也要表现平淡闲适吗?《菜根谭》说道:“君子闲时要有吃紧的心思,忙时要有悠闲的趣味”。萧散、童心的态度并非是读书没有情绪,而是将读书化入生活,以别有怀抱之意去读。书本身的思想是有气质的,如读《庄子》恣意汪洋,别有天地。读《孔子》如平易近人天然成趣。读史如见古人,读诗如觅真理。随书的思想调整自己的精神以融入其中,而萧散之意即在保有自己胸怀的地基上如观风见雾随它去。
以前古人淋浴斋戒敬香之后方读书,透着一股敬字,惟敬方能深入,才能与书交友,出入其中。
因而冷读书,既是保持一种阅读的距离,亦是天真真诚的生命态度去见识。
3. 读书之用
如何知道一本书对自己有用?
我们也不要说“用”这个词,因为当我们说到用,我们往往会将思想的联系到“工具式实用”,。我们经常在说到一本书对自己有什么用实质上跟问这个斧头对于砍树有什么用一样。我们换个词语,”思考和行动“,意思是我们怎么知道一本书能够让我们思考和行动。一本书,翻几页就知道它的程度,再细读几篇就知道它其中的要点核心在你的思维之网中的位置,而前提是你要先明白和了解:你的思维体系,你的认知方式,你自身的与外界内在交流的整个系统。对于自身的思维系统越了解,你就越有力量和信心促成你对整本书的理解、重构,从而在思辨层面上分解你、爆炸你、酝酿你,在行动层面上逐步地去实现你所想要达成的目标,这才是读书之用:思考和行动。
钱穆先生说道:读书是培养生活之情趣、提高人生之境界。
又在其《宋明理学概述》的序中写着:
“雖居鄉僻,未嘗敢一日廢學。雖經亂離困阨,未嘗敢一日頹其志。雖或名利當前,未嘗敢動其心。雖或毀譽橫生,未嘗敢餒其氣。雖學不足以自成立,未嘗或忘先儒之榘矱,時切其嚮慕。雖垂老無以自靖獻,未嘗不於國家民族世道人心,自任以匹夫之有其責。”
概读书与人生之意,钱先生已尽说矣。
彩蛋:推荐几本关于阅读的书及介绍
1.唐诺《阅读的故事》
这是我读过的最好的关于阅读的中文书。我很意外这本书并不出名,不过也大抵了解,因为对阅读者来说,如果没有一定的阅读深度和广度,读起来亦有点困难,但读完,一定重新思考“阅读之于我生命的意义”,特别佩服的是,每一篇文章的引文均是来自于马尔克斯《迷宫中的将军》,也就保证了文意的内在连续性。后来想想,其实以卡尔维诺《如果冬夜,一个旅人》或者赫拉巴尔《过于喧嚣的孤独》也未尝不可。
此书五星推荐。
2.福斯特:《如何阅读一本小说》&《如何阅读一本文学书》
这两本书是姐妹篇,是文学教授福斯特关于文学阅读的指导书,文风流畅。很多人都喜欢读小说,不过会下意识地忽略这个事实:读小说不需要门槛,只要你认字和你能想象。但是要想读出小说的真正味道和细节之处,读出小说在历史中引起的涟漪或雄心壮志,确实是需要一定的阅读技术,这是我读过非常棒的关于如何阅读小说的书,而且不枯燥。前者是关于小说的种种要素的解说,后者是关于文学风格和源流的分析溯源。
4.卡尔维诺《为什么读经典》
在序言中,卡尔维诺写道:所谓的经典是:我正在重读的书……
而在这本书中,可以了解小说艺术大师卡尔维诺的阅读深度以及路径,以及那些经典的所谓“经典之处”。最好的引路者就是大师,因为登高望远,能与大师见文学世界的辽阔雄健之处。
4.《如何阅读一本书》
这本书其实不用读,看网上的总结就可以,因为它本身就有一定的结构性而且枯燥,相对于这本书,我更推荐《思维导图》,人的阅读习惯是再自己经历了大量的阅读之后会逐渐形成,因而读《如何阅读一本书》其实还是处于一个佐证的过程,反倒我更推荐《思维导图》,越了解自己的思维方式,你就能越了解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