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雪写的《当我遇到一个人》,昨天开始第二遍阅读,文中有一个观点:延迟满足的能力始于婴儿期的及时满足。其实我们都知道,具有延迟满足能力的人,在社会上更容易获得成功。
看到这个观点不禁想到我儿子成长过程中的被限制,在孩子很小的时候,我就尽可能的杜绝零食,饮料还有冰激凌等被我们归类为垃圾食品类的食物,后来随着孩子一天天长大,在跟更多的孩子接触后,有些时候可谓防不胜防,而孩子在接触到最初被限制的食物时,他会表现出让我们所难以接受的“渴望“”,那种担心被剥夺而不顾一切往嘴里塞的状态,我先生每每看到这幅场景,就会嘴里发出“貌似没吃过东西一样,怎么这个样子”等等批判性的话语,当然我在边上也不免会有一些觉得难为情的所谓自尊心的受挫感。其实想想,这种状态很容易理解,因为很难得到,会产生对渴望物品的匮乏感,当拥有时就会担心再也没有,所以在这个方面其实我应该跟我妹妹学习,她在孩子的满足感上做的比我好,我想这其中的原因是源于她出自内心的爱的指引,而我有时候会跟着大脑想当然的去做,还有就是看了一些书,把其中的一些理论直接内化于心,在头脑中产生了认同。
好在孩子还不算大,一切重新归位,重新从心出发,还不算晚。上周末带孩子去超市,临近过年,到处都是花花绿绿的糖果,如果换成过往,我肯定会考虑到孩子不要吃太多糖果,即使吃也要吃一些品牌好点儿的,后来我索性不管,让他自己挑自己捡自己去称重,后来超市的工作人员走过来说,你儿子好有意思,一遍称糖果,一边说发财了发财了。那一刻我能够感受到孩子不是因为拥有了多少糖果,而是他第一次可以按照自己的心愿自由选择,是那份放手的自由,让他快乐,回到家中,糖果依然摆在橱子里,他根本想不起来吃,或者即使吃也是极少量的根本不会出现我担心的状态。所以我想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给孩子更多的选择自由,其实这份满足感会让他未来面对各种诱惑时,真正的具备延迟满足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