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亮和六便士》与《刀锋》,作为毛姆的两篇代表作,在内容上面有很多相似的地方。作为叙事者的作者都是参与事件的一个当事人,虽然不是作为主角,但对于故事都起到一定的推进作用,有点像《红楼梦》中开头的僧道两人,贯穿了整个故事,即便不是主角。另外,当然是最为重要的特点,两位主人公,都是为了心中的某个灯塔而孜孜不倦穷其一生去追求,六便士中的主角是为了画画,为了完成心中的那副画而跑到小岛上,抛弃一切上层社会的各种物质条件,义无反顾。到了本书中,主人公拉里也是舍去金钱,离开青梅竹马的未婚妻,拒绝高薪的现代生活,转而寻找更为神秘的“终极意义”。如果说两本书有什么明显的区别的话,那就是本书中探讨的主旨似乎更为神秘,而不容易被读者所理解。
我想在我的心里彻底得出结论——究竟有没有上帝。我要弄明白为什么会有罪恶。我要弄明白究竟是我有一个不死的灵魂呢,还是我一死,我的一切就完蛋。
书中的拉里对于外人来说是一个非常的谦谦君子,为人幽默,平实温柔。有一个很好的未婚妻,有一群乐意为他牵媒搭线的成功人士,按照好莱坞的剧本,这就是要走上成功道路的一切必备条件。不过,在参加完战争后,拉里的内心有了变化,在战场上,他的一位战友为了他,而牺牲在他的眼前,虽然在书中没有详细讲述到底这件事情对他有多少的影响,但无疑,他的人生从此开始不变。他对世俗的成功没有了兴趣,而是要求寻求内心的安宁。
在小说中,还有两位主人公,是毛姆刻画最为成功的,如果说在《西游记》中,孙悟空的看空一切不可学,那猪八戒的生活气就是常常被人津津乐道的。艾略特和伊萨贝拉,一位是一生都围绕着各种高级社交而不停歇,甚至在临死前都要紧紧抓着受邀请柬不放的人;一位是拉里的未婚妻,具有极强的控制欲,不忍放手拉里又要上层社会的镶金贴钻。这两位主角的刻画和男主角形成的对比是本书最大的看点,相比六便士,就少了这类角色的点缀。
回到本书的主旨,其实最后也没有说出到底拉里不停寻找的是什么,他去东方,去印度,学习不同的语言,学习不同的习俗,接触了那么多,最后却选择回到美国做一位出租车司机。这样的结果并不是一般读者可以接受的,我们总是希望书的最后有几卷几卷的真经,会有恍然大悟的感觉。可惜,书中没有告诉我们那个究极之谜,而是让我们跟拉里的出租车一起走大街穿小巷,里面的真理,也许在其中,也许在遥远的东方或者西方,也许近在眼下,全让读者自己寻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