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前几天回家跟我妈抱怨道,“你看人家xxx一个月光生活费花了六千;还有xxx整天吃喝玩乐畅游大江南北……我都没有人家过得潇洒”,我妈白了我一眼。
仔细想想我们大家好像都是这样,生来就没有温饱问题,想要什么就要什么,自在而轻松,随性而洒脱,从来不用担心经济上面的问题,无所顾忌的花着家里的钱,习惯了有人在你背后撑起一片天,根本没有想过我们之所以过得这么容易,是因为有人在替我们负重前行。
这些年之所以理直气壮,大概是因为这种现象已经变成了一种“社会共性”,我们每个人都只是在得到属于自己的那份“理所应当”而已,看起来没有什么不妥。
2.
如果你想要真正体会社会底层的生活,就应该去到深夜十二点钟以后的火车硬座车厢。你会看到那些廉价劳动力们为了省下来硬座和卧铺之间的差价,艰难的在拥挤的硬座上睡上一夜甚至更久,有的时候赶上春运或者高峰期,洗漱的地方和走廊里都是一个个席地而睡的身影。在这里你会体会到生活对于他们来说有多不易,命运又是多么的不公。
而这个世界上每天每时每刻都有成千上万的人在为生活得以继续下去而拼命的奔波和奋斗,而常常出现在大众视野里的别人的生活永远也只是小众集体而已,因为社会导向已经偏离了正常的轨迹,新闻媒体每天最关注的只是上层人的生活,所以我们不能时常了解到还有多少要为温饱而艰辛努力的劳动人民,还有多么难以忍受的脏活累活在等着他们去做。
久而久之似乎“酒足饭饱”成了这个社会的必然,很少有人能明白这个世界本来就是不公平的,我们理所当然的享受着这一切的时候,却不能理解到那些人一直以来拼命实现的理想和信念可能早已是别人信手拈来的“家常便饭”。
3.
我上小学的时候,每次填那种统计个人信息表的时候心里都非常忐忑,忐忑的点在于“民族”这一项。在当时十来岁的我看来,纵观全局别人都是统一的“汉族”而自己却是个例外的“回族”是一件很难为情的事情。生怕和别人的不一致会遭到其他人的好奇围观抑或无知嘲笑。于是我常常都是在别人都填完了以后最后再写自己的,或者有的时候实在糊弄不过去就干脆“随大流”的也写了个“汉族”,心里还在自我安慰,没关系的,反正我爸是汉族就当是随我爸了。
后来上中学,才渐渐明白了少数民族的重要性,发现身边不止我一个人是这样,到之后恨不得让全世界知道我是少数民族这件看似“有点值得骄傲”的事情。命运的无常就在于谁又能知道后来的中招如果没有少数民族考生加五分的话,我连高中都考不上;后来的高考如果不是符合少数民族照顾政策的话,我大概只能上一个三本吧。
所以啊,命运以一种谁都无法预估的方式徐徐展开,你曾经觉得和别人格格不入的地方却有可能恰恰是让你变得更好的理由。
4.
上初中那会儿,社交媒体上流行的都是非主流、杀马特这类满满阴郁戾气的风格,ck应该算是那个时代的网红了吧,以其精致的脸、哥特风、颓废而又细腻的文笔、抑郁、自残等标签已然成为懵懂叛逆的少年们心中的偶像,效仿的人络绎不绝。
说到自残,不得不非常丢脸的想起当年的自己,非常要强的跟着潮流也给自己划上几刀。当时就买学校小卖铺那种一块钱一个的小刀,上课的时候就拿着刀往自己手上、手腕上、手臂上划,大概是因为怕疼,对自己还没那么残忍,经常一刀划下去没什么痕迹,就接着照着第一道的痕迹继续划,两次不行三次,总觉得要有血迹才能算成功。
那个时候总觉得自残是一件极其勇敢的事情,还很值得炫耀,生怕别人不知道,就好像我非要用刀疤来证明“我很牛x”,其实现在想想要多傻x 就有多傻x。那是一代人的青春吧,好在那段荒唐的岁月终究是过去了。
5.
前些天微博上榜姐发了一个零点话题“最低谷的时光你是怎么度过的”,十分钟三万评论。每个人都在经历着或多或少或长或短的孤独,而奇怪的是大家不约而同的都是自己一个人熬过去的。
有一个贴吧名字叫做“孤独吧”,里面有十三万人,再看到跟帖数和发帖数的时候还是略微惊讶了一下,每个人在表面上都不想承认,却默默的把自己纳入了如此一个身份。
看到有一个精品贴“你可以对我说句晚安吗”,1.2万的人通过屏幕传达着彼此在深夜的心境。我看到很多精品贴从2013年坚持到现在,虽然无外乎是在敲打自己每天逝去的日子,偶尔会有极个别的陌生人驻足于此,说一些无关痛痒的话都觉得还是有人关注自己的。
让人觉得很有意思的是,一个形影单只的词语背后居然有这么庞大的一个队伍。
其实听到“你怎么一个人xxx(逛街吃饭看电影)”这种话就觉得头疼,好像一个人就不能过得好,必须要和谁搭个伴才能不寂寞。
“时常感到孤独”是我们的共性,是这个年纪的人必然存在的属性。只不过有的人愿意承认,有的人却不愿面对这个事实,还企图通过嘲笑别人来掩饰自己。
最后我想说啊,人不论处于什么位置上都会希望变成想要的自己,只不过到了最后有些人跟自己和解了,于是他们比那些拒绝和解的人快乐了一些。
说到底,都是在和自己抗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