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科科老师:
写经验之前必须得写一写科科老师,因为如果不是偶然遇到科科,我也不会有如此的信心和决心一路过关斩将顺利通过考证的笔试面试和考编的笔试面试!可能对于科科老师我只是一个普通的学员,但是他却是我教学生涯中的里程碑!各位备考的同仁们,你们在听科科的课的时候一定要观察科科上课幽默的风格,对课堂的把控性,前期备课的投入以及课堂程序的条理性等等都值得我们学习!一个老师把枯燥的法学知识都能讲的通俗易懂而且学生都听得津津有味,这是很可怕的。真正做了老师以后,我才知道能做到这样是有多难!
科科老师,如果不是你将教育综合讲的那么有趣又通俗易懂我很可能都没有信心去备考,感谢遇到了您!
这样的信心让我一个小白一路顺利的通过了教资的笔试、面试,又一路过关斩将PK掉了500多人顺利通过了考编的笔试和面试。耗时:教资两个月,考编两个半月。备考教资的时候我是孕妈,备考考编我是一岁孩子的宝妈,我还是在职工作晚上回来帮忙带孩子。所以同仁们你们还没有信心吗?
下面正式开始写教资面试备考经验:
来,再强调一遍效率效率效率!我做事一项喜欢高效,做好规划并且全神贯注的投入,我虽是宝妈且身在职场的情况下备考,我依然仅用两个月通过考证笔试,半个月通过考证面试,两个月通过考编笔试和面试!我不曾熬过夜,因为我夜晚的精力奇差,10点半左右准时睡觉。如此高效的通关与做好规划和专注力强是分不开的。如果你想知道如何提高你的专注力,可以去我知乎或简书里看,我有一篇专门写如何提高学习的专注力的文章。我的知乎和简书账号会在文末列出。
教资的笔试经验我曾经写过,发表在科科的公众号里,有兴趣的同仁可以去科科老师公众号翻看。想要通过面试需有重要的两点:快速编写教案、强大的台风。
一、如何快速编写教案?
写教案在教资笔试的时候你就需要打下基础了,这个我曾在教资笔试里就曾经写过,发表在科科公众号里,有兴趣的童鞋可以去翻看。这里再写一遍:
1. 详案对知识点的把控:
我是备考的小学语文,一共12册书,如果一一都看完并且全部编写成教案那真的工作量太大了,而我只备考了半个月,所以我没有全部看完。而是将所有的课文分成了以下几类:记叙文、说明文、古诗、作文、拼音教学、口语交际。分清主次,这样的排序是有目的的,越是在前越重要,尤其是前三项是最重要的。我当时报了17的全程面试班,当时17的老师挑了几篇记叙文、说明文、古诗等范文,让我们先写教案。建议大家一开始先写详案,写的次数多了再写简案。详案练多了以后你就会知道重难点在哪里,常常说的套话该在哪里运用,其他的课文你也会知道怎么写了。其实10篇课文练习足已,教资的面试并不难。下面是我写的详案:
2. 简案追求速度
有很多人考试时备课时间不够,那是因为他们还不会写精要的简案!当你详案写的很顺手的时候,这个时候就要追求速度了。因为考证面试的备课时间只有20分钟,读题析题的时间至少需要5分钟,备课室人很多外加心里紧张,所以你写教案的时间都不足10分钟。如何在这短短的10分钟里完成备课,这时候简案就相当重要了。首先你要把套话全部背熟,比如导入、初读课文、课堂小结以及作业布置都是有模板的,你需要背熟。只有析读那一部分有点难度,不过如果你平时详案写得扎实,你就会擅长抓重难点了。
我说过考证面试两周时间足够,一周写详案,另一周练习写简案。下面是我写的简案供大家参考:
我考试的时候,我只写了析读和板书部分,其他部分全部烂熟在我心里。
2、 强大的台风
会写教案才成功了一半,最重要是自信并散发着魅力的强大的台风。我刚开始备考教资面试的时候,还曾是个胆小的在台上会发抖的小可怜。第一次试讲,我战战兢兢结结巴巴的都没讲完,忘词漏词,各种啊嗯的口语,17的李老师都皱眉,现在想想真是太弱了!
我甚至找了科科老师,向他倾诉了自己的苦恼,他又一次地鼓励了我,告诉我方法总比问题多,不要害怕,只要你多练习可以成功的!当时通过半个多月的练习,变得相当自信,一次比一次好,一次比一次镇定成熟。当我站在考场上的时候,下面有5个监考老师,我已经不再害怕,声音洪亮面带微笑对答如流。讲完时,监考老师竟然问我你是不是师范专业的?我一听就知道这次面试稳过了!
3、 寻找伙伴
一个人备考太孤单了,况且结构化问答和试讲是需要多练的,面对着一起考试的伙伴总好过面对着冷冰冰的墙好吧?所以我当时就找了一群伙伴,建了群,每天都会在群里发自己认为比较难的题目,然后大家一起解答。我是群主,群员大概有20人,几乎所有人都通关。这个方法我曾在考证笔试中也用过,当年的考证笔试中3道简答题和后面的论述题我全部发在群里过,全部带领大家背过,带了一群人通关!后来不少群员跟我成为了好朋友,考编的时候也曾给过我建议。
写在文章最后:
各位童鞋们,我知道备考之路是辛苦的,我当时还怀着9个月的身孕,都快要生了,身上各种疼痛,失眠,尿频等等,我都走过来了。你还有什么理由不努力呢?情绪低落的时候一定要鼓励自己相信自己,你一定行!加油吧!
我的简书账号:Cindy静静 知乎账号:Cindy 微博账号:部落格小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