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婆家住在一个不起眼的小镇里,那里承载了我幼儿时期的回忆。至今还时常想念过去的生活,因为那么得简单,纯粹,开心,悠然自得。
镇上的集市离家步行30分钟左右,在集市的一头即可看到尽头,虽说之小却五脏俱全。小店,菜市,学校,医院,一个不落。每天早上这里人头攒动,人来我往,挑挑这个捡捡那个,遇到左邻右里还会矗足寒暄,好不热闹。
从集市回家有一些远,但是沿途的风景却会让人忘了时间。从集市出来往家的方向开始走,就可以看到一个不大的教堂,外婆是基督教徒,每逢周末都会来这里祷告,而大舅则是诵经人,至今未曾改变,他们都是善良可爱的人!
教堂附近有一个窑厂,小舅,舅妈,大姨他们都在这里流下过汗水,只为了生活!勤劳的他们除了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其余时间都是哪里有活就去哪,哪里能赚钱就去哪,没有做不了,只有找不到。很是敬佩靠自己双手持家的他们,但也很是心疼,毕竟那么重的活不是谁都可以抗得下!
学校就在教堂附近。虽然学校不大,设备也都一般,但是农村的孩子学习都是出奇的好,也许他们懂得只有知识才可以改变命运。我的那些哥哥姐姐弟弟妹妹都是学校的佼佼者,他们勤奋,淳朴,单纯,受他们的影响我的成绩前期还是挺好的,后期大脑有点跟不上就落下了。
穿过学校,一路上便是一眼望不到边的田地,时而绿油油,时而金灿灿。尤其夏季可以跟着他们在田埂边放放羊和牛,掏掏虾,钓钓鱼……踩着溪水,你追我赶,很是开心!
家后方有一个水塘,附近的人都来这里洗衣服,每次经过都可以听到她们的谈笑和棒槌捶打衣服的声音,那时的水很清澈,站在水里洗着衣服也是一种享受。夏天很热的时候,哥哥弟弟都会下塘游泳,水不深,我只下去过一次,因为我是女生,还是矜持点好。水塘边长着高高的芦苇,每年夏天,哥哥姐姐就要开始收割芦苇叶,编那种大大的芦苇包,那时候水果小贩都是用这个装水果然后运输到各个地方的。当年我也是可以帮上忙的,只是没他们技术熟练,达不到哗哗作响,我充其量也就是个替补。那会压草的工具就是一个石墩,在房梁上拉一个绳子,人踩在石墩上,手拉着绳子就可以让那么重的石墩子在脚下行如流水得来回压着草,脚底功夫也是不一般的,我反正是没有学会。
每天放学后,哥哥们都是抓紧写作业,写完作业就开始玩泥巴,捏各种小人,汽车,然后互相用泥人打架,我真不懂男生,捏泥巴还好说,捏好再打残了到底是为了什么?
乡下的星星比城市多得多,也更亮!那会没有风扇,就把床放到房顶,有风的天气楼顶还是比家里凉爽得多,躺在床上可以仰望星空,别提多美,当然,蚊子也比城市多得多,而且个头很大!
小舅家门口有一口井,他们的生活用水都来源于这儿,家里的孩子只要是上了学的年纪都会打水,而我依然不会。井上面搭了个小小的葡萄架,清晰记得每年都看不到葡萄成熟就被弟弟摘了吃,贪吃的弟弟不仅贪吃还很能吃。周边经常种些蔬菜水果,比如甘蔗,向日葵,玉米,青菜,大葱,辣椒等。他们自食其力,辛苦却也满足,这就是若干年以后我向往的生活。
听说我是4岁那年送回父母家,只记得回家的当天,舅妈,大姨把我骗上回家的小巴车,而我歇斯底里得求她们不要送我走却也果,哭声慢慢跟随汽车行驶的轨迹消失不见,那一刻我像一只孤独的小鸟无能为力。4岁之前记忆模糊,只知道养大我的人是外婆,大姨,舅舅。回到父母那里要开始上学,每逢周末我都会自觉跑到外婆外公租住的小房子里(外公闲不下来找了一份工作),小房子不大,也许没有我家的一个房间大,但我却一直乐意去,因为那里有外婆。周末外婆带着我走亲访友,带着我去教堂,即使没有朋友玩,我依然屁颠屁颠得跟着去。
每到寒暑假我都可以去一趟外婆外公的老家,也就是舅舅大姨家。那时候交通不便利,坐过舅舅的拖拉机,姨夫的自行车,路上不管阴晴雨雪,我的心都是阳光的,因为,我又可以回到那个最初的地方,我内心温暖的另一家。
随着年纪慢慢长大,事情变得繁多,每年回去的次数逐渐减少。外婆家也发生了一些变化,村里年轻力壮的都出去打工,留下的都是老人妇女和孩子,哥哥姐姐弟弟妹妹也都长大,工作的工作,成家的成家,没有了当年热闹的景象,留下的只有地里的庄稼。
如今,我也年过30,30岁以后的人们是不是都像我一样开始忆当年,忆青春,忆年华。生活的改变也改变不了过去的记忆,因为,回忆只有一次而且独一无二。只希望外婆可以长命百岁,舅舅大姨身体健康,而我,照顾好我的小家,此生足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