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教师的建议》这本书,我是一三年买的,好像曾经翻过一两页,然后就束之高阁一直到现在。今年的创新课大赛,让我平日里的那些小傲娇被彻底粉碎,且当风扬其灰。也让我开始更想努力全面地提高自己。讲课被打击虽然有点那个,但是倒是让我对自己有了更清醒的认识,知道了学无止境——我需要努力的还太多太多……
现在把读这本书的一些启发和思考写下来,留作平日之用。
学生理解能力,接受能力,思维的方式和速度等等,各有差异。可否按照不同学生的以上这些特点,把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尽量使每一个学生的思维都动起来,都能够到自己能够到的“苹果”,都能享受到脑力劳动的成就和快乐。
老师要多读书。每天不间断地读,让“学校教科书里的那点知识,变成不过是入门知识。”你要有自己的一套“教学大纲”,在学生不同的学习阶段具体实施,不光是传授知识,还有智力上的训练。说到读书,脑子里突然冒出一句话“教师的每一堂其实都是用一辈子在备课”,尤其想到一些名师大家的课,人家的课怎么那么多方法,那么灵活,那么生动,那么广博,那么有深度、厚度……那因为人家丰厚的知识储备和丰富的阅历以及多年思考创造的结果,岂是我模仿模仿就能得其精髓的。所以,当你的能力还撑不起你的梦想的时候,那就沉下心来历练,当你的能力还不能托起课堂的时候,那就静下心来读书——这是我写给自己的。
还是要说说阅读,读了这本书,才发现阅读的重要性无可替代,必须让孩子多读书,关键还要培养他边读书边思考还有边记录的习惯,得让孩子学会听,读,思考,手还可以同时简明扼要的写,使那些字不再占用孩子的大脑,完全成为一种下意识的反应。
看到第十二页,我想,我应该把整个小学阶段的语文、数学、科学、自然等等所需的知识都心中有数,然后搜集这方面的种种有趣的书籍和资料,配合以各种各样有益的活动,真正让孩子沉浸有趣的激发孩子兴趣和智力活动的活动和书籍中,让他们不止对这个发生兴趣,有的还可以有某方面的志趣,可以走得更远。
我想,单就我的语文来说,初中语文来说,显然,也要把学生埋于书籍当中,可是,如何让他进行有益的思考,如何进行语言的学用,如何培养他们对语言的敏感,还需要一些活动和检测,这个值得我好好思考实施,当然需要做大量的工作。
苏霍姆林斯基以生物课为例,举了好几个真正让学生思维活跃起来激发他们学习、求知兴趣的例子,那么具体到我的语文课,一堂课,我该如何寻找语文的这个“关键点”,我想这应该是我教学授课的一个努力点。
看苏霍姆林斯基给学生出的练习题,以及检查作业的方式,真真觉得自己的又笨又低效甚至无效。语文的语言感知、理解、领悟和运用都哪去了!不过做了个识记字词做低效练习的拙劣的活动罢了。学生的思考,学生的感受,学生的书面表达,学生的思维智力提高根本无从谈起……突然,后背一阵冷嗖嗖的,此刻,在这个偌大的会议室监考,真的觉得好空荡。
“复习是学习之母。”可是善良的母亲可能变为凶狠的后娘。这对教毕业班整日处于复习阶段的我真真的有指导作用啊。记住一个原则吧:必须站得远一点来看这些知识,使主要的东西更清楚,而次要的东西不那么显眼。
最后一些语文问题汇总一下:一,如何把语文课上出一片天地,要有“阅读之角”、“思想之角”、“写作之角”、“创意之角”等等……总之让学生在语文里必须是语文里展翅飞翔。
二,想起我的开学第一课,记得好像是参照群里的一个老师的课,我想我还可以上得更故事一些,更活动一些,更生活一些,让学生明白,语文即生活,即生活需要,让他们更加走进语文,爱上语文。
在读书的过程中,真是时时处处可以给人启发,让人联想和思考,可惜,笔力有限,时间有限,没法把整个的思想流动写出来。最后摘抄苏霍姆林斯基深得我心的一句话,希望大家也有触动。
“如果学生有了一门喜爱的学科,那么你不必为他没有在所有各科上取得五分‘五分’而不安。应当使人更为担心的,倒是门门成绩优秀但却没有一门喜爱的学科的学生。多年的经验使我确信,这种学生是不懂得脑力劳动的欢乐的平庸之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