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以为把文案仅仅从原来的“不甜不要钱”调整到“甜过初恋”,就会变得很有销售力。
我们以为在微信海报上应用一点社交货币的元素,就能形成杠杆,变得具备病毒性,继而裂变传播。
不成想,文案、海报这些都只是一种战术层面的企业行为,并没有在整个体系上与战略产生协同。
华杉在《超级符号就是超级创意》里提到:产品、品牌、包装、广告创意其实都是一件事。
– 什么是产品?
– 产品就是购买的理由;打造产品就是打造购买的理由。
– 购买理由又是什么?
– 购买理由是一句话,是一个话语体系。
制定战略就是在制定一个话语体系,打造产品就是在打造实现这个话语体系的产品结构。
也就是说,按惯常那样,我们一上来就盲目的开发产品,而没有在一定话语体系的指导下去打造产品,这样的企业行为多半是废的。
那正确的打开方式应该怎样的呢?如下:
1. 先通过调研分析去发掘顾客的购买理由,设计顾客的消费逻辑(定义一个话语体系)
2. 再基于话语体系,定义我们的棋局边界和战略次序(制定战略)
3. 再提前做好广告、包装等元素的头脑创意(进行品牌的顶层设计)
4. 最后才是设计、打造产品。
在我们还在定义话语以及回答战略中“我们是谁”的问题时,其实就已经完成了营销传播的所有策划。
制定战略=营销策划
这就是所谓的“所有事都是一件事”。
有没有很醍醐灌顶?
想想看:我们是不是常常先拿到一个产品,再去基于它的属性、功能去创意广告、推广的打法,最后都不得其法,甚至就想不出什么招。
其实就是因为:你的产品不是基于消费者逻辑设计的。
这样下去,企业最终都会被这个非PMF(Product/Market Fit)的产品拖累死。
产品既成,难以放弃的沉没成本以及已经追加的运营成本,都会让人执着于想要收回成本,而更加盲目追求负效益。
举个正面的例子,季琦的汉庭酒店:
2015年汉庭酒店数量一度达到2000家,此时经济型酒店面临产品老化,竞争红海化,入住率直线下降的问题。
季琦通过几个层面的调整,实现了酒店经营的逆转。
1.定义一个话语体系
通过调研发现,近年来不少酒店包括五星级酒店,都屡陷“清洁门”事件。
代表干净的酒店,竟然不干净了——这既是一个痛点,也是一个社会问题。
于是汉庭抓住痛点,定义出“爱干净,住汉庭”的话语体系。
2.制定战略
以“干净”作为核心战略后,汉庭开始与行业领先的洗涤企业战略合作,保障毛巾床单的洗涤标准化;在每个房间里都放置便携式消毒柜,保障每个水杯100%消毒;进行内部质量自检,达标的可在汉庭的APP里打上“净”字标签,不达标的直接下线整顿;清洁阿姨从幕后推向前台,考核得以重构,打造服务评分制,激发她们的责任心。
3.品牌的顶层设计
每个酒店大楼顶部,都放上“爱干净、住汉庭”的顶招;店内用户体验地图也进行全面优化,台卡、防撞条、房卡、前台背景墙、消毒柜、地引、灯箱、电梯等全部拿来宣传“干净”这个战略;随处可见“干净承诺”、以及透明化酒店的所有清洁流程。
4.打造产品
在“干净”的核心战略下,产品的打造也变得路径清晰,季琦开始了以“剔除、减少、增加、创造”为策略的产品优化。
把客房作为唯一产品,剔除所有豪华无实的装修,减少房间的面积和不必要的酒店陈设,增强睡好觉、上好网、洗好澡的体验——价格只要200元。
几个层面的组合打法实施后,才有现在的汉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