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以朴实无华的语言总结归纳了部分幼儿教育领域的权威实验结论,旨在让大家轻松阅读的同时了解科学研究。所有结论都有充分的科学依据,亲爱的大家放心读哈~ 文章前半部分是相关实验背景介绍及结论陈述,如果只想知道答案,直接看后面的总结就好~
实验1
背景:
在2008年,来自瑞士Basel大学的科学家们开展的一项研究,目的是搞清楚不同年龄开始学外语对大脑结构的影响。参与实验的是44名年龄各不相同的孩子,他们接触第二语言的时间也不同,最早的从初中开始,最晚的9岁。
结论:
越早接触第二语言的孩子,其大脑利用语言区域处理语言的范围更广;相反,越晚接触的孩子,其大脑会使用其他区域来处理第二语言。但必须强调的是:语言区域对学习第二语言来说是最高效区域!所以,学习语言的最佳时期为婴幼儿时期,若在此时给予双语环境,两种语言都将成为孩子们的母语。
其他相关例证:
上图展示了华盛顿大学Kuhl教授的研究,主要论证语言学习能力和年龄的关系。由图可见,越早接触第二语言,学习效果越好。
实验2:
背景:
来自华盛顿大学的Kuhl教授开展了一项实验,目的是研究如何有效的激发大脑中的语言区域。参与实验的是6-12个月大的美国孩子。实验中对这些孩子进行了中文教授和训练。另外还要请了同样年龄的中国孩子,只是为了对照测试结果。
结果:
结果表明,老师通过互动方式与孩子们交流,即使孩子们暴露在中文环境中,他们中文水平达到了与中国孩子相持平的水平。换句话说,中文老师通过互动的方式教学,效果显著。
而通过视频与音频对孩子们进行授课,几乎没有效果。尽管视频和音频的内容与中文老师与孩子们互动时的上课内容完全一致。
结论:
互动教学的教学效果明显优于视频和音频。
其他相关例证:
伊利诺伊大学芝加哥分校的Kara Morgan-short教授开展了研究不同学习方式对脑部活动影响的研究。结果显示:侵入式学习方法使大脑活动更接近学习母语时的状态。
实验3:
2011年,来自加拿大的McGill大学的Thordardottir教授开展了对暴露在语言环境时间和幼儿语言能力的研究。
结论:
此项研究给出了两项重要结论:1、若要达到与母语小孩相似程度的听力水平,语言暴露时间不得少于40%。2、若要达到与母语小孩相似程度的表达水平,语言暴露时间不得少于60%。
以上为各国教育学者们近年来开展的各项试验研究结论。其实这些结论早已被大众所知晓并可以作为常识,只是有了这些科学结论,我们认为的“常识”才能真的变成“常识”。总结一些,就是:
1、学习第二语言,越早越好。
2、浸入式语言环境、互动式教学方式效果最佳
3、语言暴露时间越长越好。
对于大多数中国家庭来说,最为难的恐怕是第三条。多数家长会认为自己英语发音不标准或英语语法不准确,便不能够与孩子进行双语交流。这个观点,99%反对。诚然,英语好到同传级别的家长为孩子营造一个几乎完美的英语环境固然是好的,但是以自己英语不好作为借口,放弃为孩子营造英语环境却是十分不妥的。至于口音,身为联合国同传的我认真的告诉你,在联合国大楼里能听到各国口音,那英语说得简直五花八门。但那又怎么样,照样代表自己国家,跟其他国家谈判!
达到结论3 的最有效方法便是:家长自己学英语!家长自己学英语!家长自己学英语!
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成年人大脑已然定型,接受新鲜事物的速度也必然会比孩子慢,但是良好的自律习惯及理解能力经常被忽视。成年后学习英语并取得成功的例子也笔笔皆是。
要想小孩子学好英语,第一步不是给孩子找老外,而是自己开始学!信息化使得碎片时间的利用变成可能,不要以没有时间做借口,每天把刷微博的时间拿来刷英语口语,进步会是飞速的。日常的小对话对孩子们的影响也是你想象不到的。比如晨起刷牙时候你跟她说“brush your teeth”,她会不自觉的跟着你重复“brush your teeth”。试想,当这种一句句的对话变为习惯,日积月累的结果肯定比让她课后去辅导班好的多!
让英语融在孩子的日常生活中,不仅为了保持学习的兴趣性,更重要的是让孩子开口说。很多家长反映,孩子除了在英语课堂中,其余时间几乎不开口。当然,家里没有这个环境及家长本身在家里不说是一个原因,另一个就是生活中没有英语。英语不应该只停留在背单词和会说apple 和banana上,更要结合孩子的生活。比如跟小姑娘做游戏时,跟她说“do you want a candy” 或者街上看到狗狗,指着狗狗跟她说“look, there is a puppy”。 不要只说“狗是dog”这种话好嘛?狗就是狗,什么叫狗是dog~~~~(暴脾气的射手座没忍住......)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生活中学,在快乐中学,不知不觉中习得英语思维,让孩子对英语保持兴趣。在埋怨他们不好好背单词,英语成绩不好之前,亲爱的家长们,请先以身作则,自己学起来。所谓言传身教,不正是这样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