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时,我已经失去了我的父母。‘当初若是这么做的话’,或是‘如果换成现在的我就能做得更……’之类的感伤,至今仍会时不时地袭上我心头。在这段不断失去的日子中,如果说我还得到过一点什么,应该就是:人生总是有那么一点来不及——这么一种近似于认命的教训吧。”
这是是枝裕和笔下男主角小良在书开篇说的话。言语中,有后悔,有遗憾,也有哀伤。随后,我们随他开始了返乡的一天,整本书聚焦于返乡日在家里所发生的故事。
故事中有父亲母亲、姐姐姐夫和他们的两个孩子,有我、妻子和继子。
故事里有极强的逃避感、怨念感、压迫感。
其实这种不适从小良踏入家门前就已开始。为了不在家中过夜,他想过编继子开家长会的借口,想请继子装病。就在这纠结的情绪中,一家人踏进了家门。不出意外,接下来一天中发生的每一个场景,更加印证了未入门之前的不适感。
在常人眼中,本应是家中“白月光”“调和剂”的母亲,在小良的眼里并非如此。她冷淡、刻薄、充满怨念。她把别人放在哥哥墓碑前供奉的向日葵丢到一旁的草地上;她明明不愿和女儿一家住在一起,“嫌小孩吵”,却又把责任推到父亲身上。而父亲呢,更是冰霜一样的存在,面对哥哥付出生命救回来的小孩,他冷语;“只会把自己吃得脑满肠肥,那种家伙,活着也没什么用处。”
喘不过气。
短暂的一天中,小良有数次一人躲到安静的空间里静静,也有数次想要逃离。幸好,只是回来呆上一天。而这一天的时间,却是那么漫长,各种不满的情绪在内心翻腾。久久未回的家,带给小良的不是温存,少有知心,甚少快乐。
倘若一切重来,会有不同么?
或许会吧,在经历生命逝去的痛苦后,会想多珍惜一些。那种生怕来不及的情绪会让小良牵肠挂肚,会让他从情感上屈服于理智,尽管可能内心是那样的想逃避,想远离。
但或许,如常。
重来一次,小良对父母的情绪和语言的不满度仍是浓的,和家人的矛盾已根深蒂固,这颗种子在幼时早已种下,成长的过程中生根发芽。他们对哥哥的重视,对哥哥的期许和对我的失望及刻薄,并不是一切重来就烟消云散。小良在意这一切,甚至小到某一句在父亲看来十分睿智的话,是他说的而非哥哥说的,都要和父亲解释清楚。毛骨悚然,毛骨悚然……这个词小良不止一次用来形容家人。他在母亲对别人的态度中,认不出了这是自己最亲爱的人,只感觉到了无法认清的容貌。不是不想亲近,但家人的价值观及由其所呈现出来一切,都令小良感到厌烦、寒心、郁闷。
所以,如果重来一次,真的会做的更好么?还是会如常。然后在失去后,再说上一句:如果当时……
来不及是一种情绪,情绪的成分有遗憾、有后悔、有自责,也有悲伤。但有时我们需要做的,是接纳情绪,接纳自己。
人的情感是复杂的,我们无法精准的控制它,让它变成我们想要的样子,因为对某事某人的情感都是点滴人生增量积累而成的结果。我们不是圣人,能够按照真善美的终极目标去捋顺每一段未通向真善美的岔道。大方向不错,也许,就不该那么违背自己的心意,爱时刻骨铭心,依恋时彼此珍惜,而当悔恨、遗憾等情绪来时,就让他来好了,就让我们痛苦好了,但完全不必当做下一段旅程的底色,走上去时小心翼翼,委屈自己。毕竟,我们没有做错什么。毕竟,故事的主角也不是只有自己。
其实,不必每段关系都有善终,也不必每段情感都充满浓情蜜意。接受真实,接受现实,也接纳自己。也许,会让本已十分艰难的人生,走得更称心一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