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身边经常遇见这样两种人,一种是学霸,一种是文艺女青年。奇怪的是学霸大多不喜欢被别人叫做学霸,而文艺女青年则很乐意做一个安静的少女。同样是标签,有人欢喜有人忧。学霸之所以成为一霸,大体上就是成绩特别好,用自己的生命在学习,偶尔还会附带上厚重的眼镜框、左手水杯右手雨伞,并且怀中抱着一摞书的刻板印象。而女生们之所以文艺,也多半是在标榜着自己清新可人、长发及腰,琴棋书画样样精通的形象,偶尔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云云此类。
我们都知道刻板印象不好,而标签则是中性的刻板印象。但我认识的学霸可不仅仅只是潜心学习而已,他们一个个都身怀绝技:有一位创办了「恋爱笔记」,正在享受创业成功的喜悦;有一位吉他指弹技术高超,却极少展露自己的能力,深藏功与名;有一位写技术博客在网上出了名,笔法细腻,逻辑缜密,被冠以大神的名号。所以你看,被冠以学霸标签的人们有着远远超过标签本身的精彩,被叫做学霸显然是对他们的误解。
在我们这个时代,标签被过分滥用了。由于文艺青年的花样崛起,冷眼旁观的人则赋予他们文艺癌的标签;由于男生种类的百花齐放,少部分人则被赋予了直男癌的标签。当我们用一个标签去否定另一个标签的时候,你应该意识到我们的评判标准有多么肤浅了。我们居然不谈论这个人本身,不管他的性格、能力、人品如何,反而揪住他的刻板印象不放,大肆攻击这个标签所代表的群体。更为可怕的是,也许我们不认识这个人,而且从未深入的了解过他,居然也可以堂而皇之的以攻击标签之名攻诘他本人。君不见网络上满天飞的渣男和绿茶婊吗?看见如此标签你是不是内心也开始蠢蠢欲动,想要掀翻桌子把他们整治一顿才肯善罢甘休呢?
诚然,标签是有缺陷的,但我们生活需要标签。我们不是圣人,也不会「Lie to Me」观察微表情的技巧,对于任何一个陌生人,标签能够让我们迅速的了解他,有话题可谈。譬如一个缄默不语的我,和一个自称处女座男生的我,打交道的难易程度是完全不同的。再比如我们在生活中谈论梦寐以求的异性时,匮乏的语言能力让我们除了标签之外,给不出任何实质性的描述。我们在乎的、以及描述的都是她钢琴十级,她是我的女神,她温婉可人云云此类。因为只有这些标签性的形容词才能涵盖足够多的信息量,让别人拨开云雾,一目了然。
标签给人性的懒惰带来了便利,但是当我们之间的关系一旦升级,变得亲密起来,标签的局限性就开始显现。也许到头来我们发现:文艺女青年只是表面清新,内心却肤浅庸俗;暖男只是虚情假意,其实心中别有企图。所以标签只适用于初次见面,相互间缺乏了解的人与人之间,它对关系的增进有着非常突出的功效。但是当我们开始逐渐深入了解,你仍然还用标签来定义我,那么这就是一种赤裸裸的侮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