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年前,我不相信我会早起做早餐。
一年前,我不相信我会独处而自律。
三年前,我不相信我会看书、写文、不断学习。
还有很多的不相信,正在发生着。现在,我相信只要去努力,一切皆有可能!
曾经我不相信的时候,我带着怀疑的眼光看待一切,用否定的思维局限想法。考试考不过,题太难,学霸才能过,忽略时间对我们是一样,不一样在于用工看书与用力找借口。别人优秀被肯定,不过就是运气好,有什么嘛,我不稀罕,我没意识到,不屑的背后是她有的我没有,内心却是想拥有的,不一样在于拼命努力与只会抱怨。
通过一次次的尝试,一次次的突破,我开始建立自己的认知。从开始看书什么书都看,到有了自己的看书方法(1、咨询培训需要的工具书,2、突破认知,增长知识结构类,3、听樊登读书会,觉得适合就买纸质版)。对于一些人事物的判断,从开始从众,俗话说就是随大流,重新多维看待人事物,不懂就去请教,不会就去学,建立自己独特的见解。
最里面一圈,“舒适区”,对于我们来说是没有学习难度的知识或者习以为常的事务,自己可以处于舒适心理状态。
中间一圈,“学习区”,对我们来说有一定挑战,因而感到不适,但是不至于太难受。
最外面一圈,“恐慌区”,超出自己能力范围太多的事务或知识,心理感觉会严重不适,可能导致崩溃以致放弃学习。
有人会说,说的容易做起来太难了,做不到?
是的,大部分人都会陷入我不行、我不能、我不配的三大深坑,一件事还未想怎么开始去做,首先想到的是我不行。
一个人成长的过程,就是舒适区不断扩大的过程,每次去尝试新的挑战,就能对一件新的事情感觉适应和舒服,不再紧张害怕。所以,如果有什么事情让我们感觉不舒服,让我们感觉紧张,不要回避它,做我们应该做的事情,不要做你想做的事情。突破了,你就又长大一圈;退缩了,你就还呆在以前的小圈子里。
当我们产生兴趣,如何让我们从开始到成为习惯。据研究发现,人的行为暗示,经21天以上的重复,会形成习惯,而90天以上的重复,会形成稳定的习惯。习惯的形成大致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1-7天左右。此阶段表现为“刻意,不自然”,需要十分刻意地提醒自己。
第二阶段:7-21天左右。此阶段表现为“刻意,自然”,但还需要意识控制。
第三阶段:21-90天左右,此阶段表现为“不经意,自然”,无需意识控制。
了解了阻碍我们的深坑,了解到习惯养成的规律,就去开始吧!先完成再完美,烂开始好结果。别在回忆中留有遗憾,当初怎么样现在就不一样……
记得6年前我准备去学吉他,想了问了就是没有报名,然后就没有然后了,这样的念头又闪现过几次,都被太难了、没时间等等深坑影响。学吉他一次次在我的回忆里遗憾,我现在就要去开始学,明年的回忆我希望装满收获的果实。
我相信我能!
我相信你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