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2年的7月8日和9日,是多么神圣而庄严的日子,是决定我命运的日子,十多年的校园学习生活就是为了这一天的早日到来。
考场设在营口县第一高级中学,准备考试的同学们早早来到考场大门口,人人都拿着准考证等待组织考试工作人员验证,八点半我们陆陆续续地进入学校操场,九点准备正是考试。每个考场都有两个老师监考,同学们进入教室后对号入座,离考试还剩10分钟左右,由主考老师宣读考场纪律,同学们必须把与考试无关的书籍和草纸放到前面,宣读完毕开始下发考卷,在铃声响之前只能看,不能写,铃声一响,考生们就开始答卷。
第一天考三科,按照惯例,上午考语文,下午考数学和政治;第二天考三科,上午考英语,下午考历史和地理。
这样的时间和科目安排都打印在准考证上,应考的人心里都十分清楚。各科分数分别为:语文:120分,数学:120分,英语100分,政治100分,历史100分,地理100分。文科总分是640分。数学分文理科出题,文科试题比理科少浅一些,语文不分文理科,大中专一张卷,我考的是文科。语文试卷作文的题目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句千古名句出自于宋代范仲淹《岳阳楼记》,原句为:“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其意思就是把国家,民族的利益摆在首位,为祖国的前途、命运分愁担忧,为天底下的人民幸福出力,表现出作者远大的政治抱负和伟大的胸襟胆魄。题目下面有五点要求:
1.必须写论文。不要写成诗歌或其它文体。
2.必须先在试卷上列出简明提纲,然后作文。
3.作文要求观点正确,中心思想明确,内容充实;结构完整,段落层次清楚,语言通顺;标点正确,不写错别字。
4.每个字占稿纸一格,标点写在格内,不要超过1000字。
5.字迹清楚,卷面整洁。
语文考试时间是两个小时,是所有考试科目中最长的。一般来说,答基础知识部分大约需要五十分钟左右,作文部分需要一个小时左右,构思写出简明提纲大约需要五分钟左右,这是语文考试时间上较为合理的安排。
经过两天的紧张考试,算是完成了人生一项重大任务,对于每个参加高考的学生来说都算是松了一口气,既是一种解脱,也是了结一块心病。接下来,就是耐心等待公布成绩。
高考结束后,学生们都返回家里,一个多月后的成绩出来了,几家欢喜几家愁,本次高考,我们文科班考上本科的只有1名,专科7名,大部分同学都没有考上。
1982年:录取32万人,报考人数187万,录取率约17.1%(本科文科、理科综合录取率)。而1982年辽宁省文科高考录取率仅为1.41%,录取分数为387分,我考了367分,因此落榜。英语成绩最差,只考了13分,政治考的最好,考了85分,听政治老师李世林说,我的政治单科成绩在二高排名第一,比考上辽宁财经学院的于德斌同学高出2分。
带着沉重的心情,我从学校乘公共汽车回到农村,一时间不敢出门,呆在家里,怕见到熟人向我提及考试情况,怕丢面子。过了一段时间,心情平复之后,渐渐出去走走,在母亲干活的时候帮助母亲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四个哥哥平日里都在生产队里上班,对我的高考失利都不做任何评价,对我未来方向也没发表任何意见,但他们都知道我最爱读书,不愿在农村当农民。
高考失利的阴影时常在我脑海里萦绕,有时也责怪自己记忆力不好,看过背过的知识过一段时间就忘了,浪费了大量复习时间。有时也会反思,查找自己成绩不好造成的原因,最终我把成绩不理想的原因归咎于功夫不够,方法不对两个方面,还有一种猜测,是不是我的年龄比一般同学大三四岁,记忆力在减退,这是不是一个原因,至今我也不知道有没有科学道理,即使是,我也不敢在家里说出,怕妈妈知道后伤心和后悔,怕妈妈责怪自己。
真累,不想那么多了,不管怎么说,要想离开农村,只有一条路可走,那就是去复读,明年再试一把。
在八十年代初期的农村和城市里,复读是一种特有现象,那时国家开办的大学非常少,毕业生多,录取率低,一次就能考上大学的必定是极少数,复读再考就成了一部分学生的必然选择。
在第一高级中学复读必须交纳70元的复读费,名额有限,没有关系是进不去的,文科复读班只有一个,已经在九月份就已经开学了,如果去复读,学费、学校都没有着落,当时父母也没有明确表态,真是不知所措,心乱如麻,特别是听到一高复读班早已开学的消息,急得我象热锅上的蚂蚁,房里房外乱串,实在是想不出什么办法,百感交集之下,情绪一时难以控制,我一头栽在炕上嚎啕大哭了起来,哭的撕心裂肺,恨自己命运不好,母亲看在眼里,疼在心上,我边哭,母亲边劝我,哭了好大一阵儿才停下来,随即我坐了起来,一边抽泣,一边搽眼泪,顿时,只觉得浑身无力,脑袋发胀,无精打采地坐在抗檐上。这时,我看见母亲的双眼也湿润了,我对自己刚才的表现感到很内疚,恨自己不争气,我知道母亲非常心疼我,情绪渐渐地平复下来,我把早就有的复读想法告诉了母亲,母亲对我说:“只要你考到哪,妈妈就供到哪。”
母亲的表态,是对我的极大鼓励,是对我受伤心灵的极大抚慰,我的复读有希望了。那段时间,母亲在闲暇时间积极为我的复读到处打探消息,有一天,河西三舅在街上遇到我母亲提起我考试情况,他从母亲口中得知我想复读的想法后,三舅通过在营口县第四中学当校长的张姓姐夫这种特殊关系,为我能在一高复读提供了很大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