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认识了简书里的一个朋友,写书评、写山水游记,一篇一篇读来,内容饱满充实,书中提及的很多中国现当代作家名字和细节有时在脑海中会浮现出来,但很多都已经不再有记忆,更不用说书中那些优美的句子,抑或是那些有章可循的写作手法。
作为大学时代图书馆的“钉子户”,我喜欢涉猎各种感兴趣的书籍。为了考“现当代文学”专业的研究生,曾经从鲁迅开始,逐本看过中国现当代文学经典篇目,但现在想起来,除了应试,可以说收效甚微。现在的我对于那些书目,大概也只能淡淡地说一句:嗯,这本书,我看过,至于讲的什么,对不起,已经忘了。
于是我开始反思:
同样是看完一本书,为什么有的作者对于写作素材信手拈来,而自己却绞尽脑汁?
同样是看完一本书,为什么有的作者能写出漂亮的书评,而自己陷入却黔驴技穷的尴尬?
同样是看完一本书,为什么有的作者,对于这本书的理解会有这么多维度,而自己却囿于一隅?
“未经反思的生活不值得一过”,回过头来看一下自己的阅读经历,大概走过以下几个弯路:
1.没有及时做好阅读笔记。部分原因由于贪多图快,当时记得清楚,对于大部分篇目只有输入没有输出,后来难免遗忘。输出的过程自然成为了另一个记忆过程的,旁征博引的钱钟书为后学称赞,但据杨绛先生回忆,钱钟书看书时记的笔记,也满满几箱子。
2.没有问题意识带来的足够思考,有些小说只是觉得好看,但具体哪里值得写作时当做借鉴,没有仔细思考。自然也不会应用到自己的写作中,这是对这些经典作品的浪费。
3.缺乏与其他读者的交流,就无法从多维度理解这些经典。一定不要陷入“独学而无友”的封闭状态。
不知道有没有很多作者像我一样,在很多场合都只能再心里说:嗯,这本书我度过,但只是读过而已。
希望我们在读书的路上少走弯路,扎实走好每一步,与君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