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过年回家,高中班长在群里组织同学聚会,四处联络,一时间响应者颇多,平时寂静无声的群里瞬间燃起热烈的讨论。
高中毕业之后全班性质的聚会寥寥可数,大家天南海北的去上大学,平时回家时间不统一,假期回家走亲戚的时间都不够。这一次,勾起了大家的怀旧情绪,因此参与者众。
到了聚会的地方,三三两两的人群已经聚集起来聊的热火朝天了,我跟大家打了招呼,并很快的融进了昔日熟悉的小圈子。看着曾经朝夕相处的面孔,仿佛回到了那个一起拼搏一起努力的时。有种错觉,大家还都是以前的样子。
上桌之后,依旧笑声不断话语不断:
“班长,你还记得当初选你当班长的时候,我可是第一个举手选你的啊,这次又是我第一个响应你的,你不得跟我喝一杯”
“木子啊,你还记得当初愚人节的时候,你换掉了英语老师的磁带,上课的时候听听力放的是《霍元甲》啊,笑死了,隔壁班第二年也跟我们学了这招哎。”
“小希啊,你还记得当初你二模考试考了年级第100多名,一路伤心哭回家,结果被班主任家长会上说出来,我妈回家就教育我啊,说我考400多名也不当一回事,不把学习放心上啊,可害死我了”
一句一句,说出来全是回忆,我们过去的英雄事、糗事、八卦事,现在都变的毫无禁忌,换来的,是一波又一波的笑声。
可是,慢慢的,好像说话的人越来越少了。当初的那三年,每一天都那么漫长的三年,渐渐的就没有什么可说的了。
回忆终究是过去式,现状如何或许更能激起大家的好奇。
“阿斌啊,听说你也考研了,你们导师怎么样啊,我们导师特别严厉,改论文快改吐了。”
“林林啊,你们公司周末能不能保证双休,我们公司每周只休息一天,累觉不爱啊”
“薇薇啊,你出国之后感觉如何啊,以后是不是回国发展啊”
读研究生的多在啰嗦论文、导师,进入职场的共同吐槽各自公司的不公正,出国的一起抱怨在国外的不习惯。不经意间,本来毫无规律的座位变成了泾渭分明的三桌。考研、工作、出国。
时间一直在行走,带走了曾经的我们,每个人在各自的人生轨迹上前进,我们做下什么样的选择,在这条道路上,就会遇到选择相同的人。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这句话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经常被人用在贬低的立场,成功与否成为了划分的标准,我们的不同类,仿佛是因为我的收入够不上你的阶级,他的素质够不上你的层次。但是这句话本身的含义,不过是志同道合的人相聚成群。所谓的志同道合,怎么可以简单的用是否成功来衡量呢?你属于哪一桌?你想属于哪一桌?
那些在一起说论文说导师的同学,既有清北的学霸,也有在我们甚至没听过名字的大学;那些被吐槽的公司,既有人人羡慕的世界500强,也有普通民营企业;那些不习惯的国家,既有发达的英美,也有GDP世界排名过百位的发展中国家。
我们需要仰望的,是在志同道合的朋友中,那些走在前面的人,更坚定自己的选择,让自己努力去达到那样的高度。而不是妄自菲薄,去赞叹另一桌的高端。学医的人学历再高,怕是也写不出你工程现场的材料配比;500强企业的人赚的再多,怕是也没有体会过在国外念书的乐趣。
你属于哪一桌,不过是红玫瑰和白玫瑰的选择。你选择了继续念书,那世界500强的工作仿佛成了你心口的朱砂痣;你选择了工作,那高学历仿佛成了“床前明月光”。
所以,同学聚会,你属于哪一桌,其实不需要太在意。真正需要在意的,是在选择的道路上,我们自己该怎样做,才能前进的更快一点,怎样能前进的更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