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读古书,理解文中的语词自然是必要的,理解其中的掌故也十分重要,但最重要的是理解其中所记述的当时的政治、经济、典章制度等历史现象。我们可以说,对某一阶段的历史熟识到什么程度,对那一阶段的文学才能理解到什么程度。
按时代顺序学习的同时,有几部书要认真阅读,即《诗经》、《楚辞》、《左传》、《论语》。这几部书无论专攻哪一历史阶段文学的人都要读,要逐字逐句读,全读。因为这些书的文学思想、文字表达和语言词汇对后代文学的影响至深且广,认真读这些书对研究古典文学大有益处,也算作是打根基吧!
诗经注析,楚辞集注,左传集解,论语集注,都要通读一遍。
我们所说的练笔,不只是要求文字通顺,因为这是作为一个大学中文系的毕业生应该做到的,而主要是要求文章应有较强的综合概括力和分析力。有一种文章,文字上没有毛病,但读后使人有“嫩”的感觉。所谓“嫩”,即指文章的综合概括力不强,分析力不强。反之,长期写文章,具有文字锻炼的人,他的文笔就成熟、老练。因此要提高写作能力,没有捷径可走,就是要多写。
读书要有效果,一定要做笔记。笔记的作用,不仅是消极的,不仅是为了记下读书的当时产生的那些闪光的思想和精彩的语言,使之不要被遗忘;它还有更积极的意义,即可以促使我们在整理自己原始想法的过程中把思想系统化和深刻化,促使我们摆脱那种“学而不思”的状态,不做思想懒汉。我自己有这样的体会:一些本来尚处于朦胧状态的思想,经过做笔记过程中的加工整理,不仅明确了,而且丰富了、升华了,于是变得一发而不可收,记下一大篇东西来,犹如从蚕茧上理出一个丝头,能得到一大堆蚕丝一般。这就是记笔记的好处。我们应该养成这个习惯,不要偷懒,不要把它看做可有可无的事情。(《严家炎自述》,《世纪学人自述》,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0,47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