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读《中国哲学简史》,不得不佩服中国人的哲学之浩翰,不得不佩服冯友兰先生对哲学的理解之深刻。才读了第一章,短短的十多页纸,内容就极其丰富。
就个人的理解做了个简短的读书笔记。
(一)中国人的“哲学”与“宗教”
德克·布德教授在《中国文化形成中的主导观念》里面说:中国人不以宗教观念和宗教活动为生活中最重要、最迷人的部分……中国文化的精神基础是伦理(特别是儒家伦理),不是宗教(至少不是正规的、有组织的那一类宗教)……
这段话是说得相当有道理的。因为与西方人相比,中国人向来不太关心宗教。我们常说中国有三教:儒教、佛教、道教。实际上,中国人更倾向于将人划分为九流:儒家、道家、阴阳家、法家、名家、墨家、纵横家、杂家、农家。
而儒家、道家、法家……这些,都是哲学。中国人不关心宗教,因为我们更关心哲学。我们不爱上帝,我们的行为准则是受伦理影响。西方很多国家的小孩从小读《圣经》,而我们的儿童入学读物是《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当然现代是不读了,现在的启蒙教育越来越向西方靠拢。这是后话。
(二) 中国哲学的精神
中国哲学有两种观点,一种是出世,一种是入世。
出世的观点认为:一个人能达到的最高的成就就是成为圣人,而圣人最高的成就是与宇宙的同一。要达到这个“同一”,人就必须脱离尘世,脱离社会,甚至脱离生命。
入世的观点则认为:哲学是为解决现世的问题的,它们注重的是现实生活中的人伦和世务。
这两种观点互不认同对方。出世的哲学观点认为入世的观点太现实主义,太肤浅;入世的哲学观点认为出世的观点太理想化,不实用。
那么,问题来了,哲学到底是要入世还是出世呢?
明朝的王阳明提出一个新观点:不离日用常行内,直到先天未画前。说,哲学的观点就在我们平常的日常行为中,就在我们与生俱来的先天习惯里。
这正是中国哲学要解决的问题。寻求解决这个问题,正是中国哲学的精神。
作者提出:中国哲学要达到的圣人,最终是要做到“内圣外王”。就是说,内在的修为,达到圣人,而外在呢,对社会有用。
我们学哲学,不光要获得哲学知识,还要养成这种人格。
(三) 中国哲学的表达方式
常常看一些报道,节目,外国人抱怨我们中国人说话太隐晦,不像他们直爽。这其实来缘于我们的传统。
中国哲学家表达他们的观点都是特别隐晦的。比如《论语》,每章只有寥寥数字;比如《老子》,全书也只有五千字……
中国哲学家习惯用名言隽语,比喻例证来表达自己的观点。这种艺术是中国艺术的精髓,诗歌、绘画,无不如此。
中国的传统是,好诗“言有尽而意无穷”。每个人的经历不同,读诗时的心情不同,读到的内容就会不同。所以中国的古籍经典,可以一读再读,每读都会有不同的收获。
宋代就有个宰相赵普,人称“半部《论语》治天下”。他有一个大匣子,不许别人动,自己每天从里面拿出一本书来看,谁也不知道是什么书。他去世后,人们打开书匣,看到里面只有一本《论语》的前半部分……
从这个意味来说,中国的哲学著作也不适合读译文。因为如果只读译文,我们看到的只是译者当时理解的内容,而不一定是原著,那我们就丢掉了原著的暗示。实际上丢掉了很多。
正如公元5世纪把佛经译为汉文的最大翻译家之一,鸠摩罗什说,翻译工作如嚼饭喂人。一个人若不能自己吃饭,就只能吃别人嚼过的饭。只是经这么一嚼,饭的滋味、香味肯定比原来乏味多了。
特别对于中国哲学这种富于隐喻的著作,如果读翻译,更是会失掉许多读原文的乐趣与意味。
基于以上,我们中国人,都应读一读经典的哲学著作原文。
简宝玉读书挑战打卡-《中国哲学简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