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我,我,我不好意思说。”坐在对面的女孩低着头结结巴巴地说。
直觉和经验告诉我:这个女孩的困惑可能是情感方面的问题。为了缓解女孩儿的紧张情绪,我亲切的说 “老师来猜一猜你的困惑,好不好?”
女孩儿歉意地笑了一下,点头应允。
“是不是有个男孩儿喜欢你?”我试探着问道。
“嗯,我也喜欢那个男孩儿。”女孩儿沉默了几秒,鼓足勇气说。
“后来,又怎么了?”
“班主任知道了这件事,批评了我,让我和那个男孩儿断绝关系。”说完后,女孩儿神情落寞。
“哦,原来是这样。孩子,你是在谈恋爱吗?”短暂的交流后,女孩儿内心大门已经对我打开,我直奔问题中心。
“是”女孩儿不再扭捏。
“你确信你是在谈恋爱吗?”为了让女孩儿对自己有更清晰地认识,我故意问了同样的问题。
“是”女孩儿简洁而坚定地回答。
“你能说说什么是恋爱吗?”我微笑看着女孩儿轻轻地问。
“我,我说不清”女孩儿慌乱地回答。
两个人是否是“恋爱”关系,必须满足三个条件:第一,年龄满十八周岁;第二,异性之间情感交往; 第三,交往是为走进婚姻做准备的。你觉得你们是在谈“恋爱”吗?
听完我的话后,女孩儿抬起头一脸吃惊地说:“老师,我们还真没考虑那么长远。”
“你们之间的交往是恋爱关系吗?”我继续追问道。
“我也说不清楚”女孩儿茫然地看着我。
“刚才老师问是不是有个男孩儿喜欢你,你说你也喜欢那个男孩儿,我们居然用了同一个词“喜欢”,更准确的说,你和那个男孩儿不是在谈“恋爱”,而只是彼此“喜欢”,你们之间的交往只能叫做“喜欢”,不能称作“恋爱”。
女孩儿想了想,如释重负般点头。
“喜欢”和“恋爱”是不一样的,“喜欢”是青春期异性之间的一种好感,是比普通同学关系更近的好朋友,是为成年后“谈恋爱”做准备的一段异性交往;“恋爱”是为未来婚姻做准备的一段异性交往”。
“喜欢”可以做的是:可以和喜欢的人在公共场合交流自己的困惑、共谈理想,绝对不可以有任何肢体的接触,即使是和男孩儿手拉手也是不可以的。我解释道。
“班主任批评你,要求你和那个男孩儿分手,一定是你们的交往越过了“喜欢”的界限。我猜,你和那个男孩儿有了肢体接触,或许你和那个男孩儿有手拉手的行为,所以班主任才严厉要求你和男孩儿分手。”
女孩儿若有所思地点点头。
“男孩儿主动和你拉手,你没有拒绝,如果男孩儿向你提出更过分的要求,你会拒绝吗?”
我的话音刚落,女孩儿紧抱双臂张大嘴吧禁不住“啊”了一声。这个问题像扔出的一颗炸弹一样让女孩儿躲闪不及。
我耐心得等待。
女孩儿的情绪平复了。
“你们突破手拉手的界限后,那个男孩儿知道会发生什么吗?”女孩儿紧缩眉头茫然地摇摇头。
“你知道会发生什么吗?”女孩儿依然是一脸茫然地摇头。
“如果这样发展下去,一旦发生一些不该发生的事,你能承担吗?那个男孩儿能承担吗?”我故意把“承担”两个字说得响亮而又缓慢。
女孩儿表情严肃而沉重。她在思考。
“孩子,千万别错误地将“喜欢”当成“恋爱”,然后模仿影视、小说、网络作品中的镜头,为“恋爱”而“恋爱”。未成年少女怀孕、流产都是从手拉手开始的,这绝不是危言耸听。”我语重心长地警戒她。
“我真是没有想到事情竟然有这么危险,太可怕了!” 女孩儿沉思了一会儿说。
“在爸爸心中你是一个怎样的孩子呢?”我继续和女孩儿交流。
“爸爸以前很宠我,可是现在,现在总是批评我,说我成绩退步了,学习也没有以前努力了。”说完后,女孩儿神色黯然。
“妈妈呢?你和妈妈关系怎么样?”
“妈妈又生个小妹妹,爸爸妈妈忙着照顾妹妹,现在很少关心我。”说完,女孩哭了。
随着二胎政策的开放,家庭成员关系也在悄然发生着变化,女孩儿的失落感也许是很多二胎家庭孩子感受到的一份不适。
我安静的看着这个女孩,耐心地等待,女孩哭完后,我抽出纸巾递给她说:“是不是爸爸妈妈疏忽了对你的关爱,内心感觉失落,学习压力也无人诉说,这时有个男孩儿对自己很关心,感觉很舒服?”
“好像是这样的。”女孩若有所悟地回答。
“也许对男孩儿的“喜欢”,其实是你内心在渴求父母对自己的关心,或许是你青春期少女情感的萌动,建议你和父母好好沟通,告诉父母你渴望他们对你的关心。好好珍惜自己,千万别将对异性的“喜欢”错误的认为是“恋爱”,把握好自己和男孩儿交往之间的界限,请好好珍惜这份美好的“喜欢”,如果自己不能把握和男孩儿之间的界限,那么就必须要断掉。因为,这是很危险的!”
听完我的建议后,女孩儿沉默了几秒,然后抖动一下自己的双肩,站起来说“谢谢老师,我明白了!” 女孩内心的困惑随着身体的抖动已经抖落掉地。
“谢谢你对老师的信任!谢谢你愿意把内心的困惑和秘密告诉我!” 我欣慰地对女孩儿说。
看着女孩儿离去的背影,我的心情却一点也轻松不起来。
青春稚嫩的脸庞,俨然情侣般的拉手,拥抱等现象在中学里似乎是司空见惯的,私人诊所里,青春少女流产比例越来越大。
随着年龄的增长,青春期孩子生理的发展,性意识的萌动,对异性产生好感,本来是一种很正常的现象,更是一种成长的需求。同时青春期也是自我意识的形成期,少男少女期望得到关注,得到认可,学业的压力,成长的困惑,家长的不理解,这些年龄相仿的孩子,心事相通,惺惺相惜,互生好感。
情窦初开的孩子们不知道自己的这份情感只是一种好感,一种喜欢,不知道如何把握这份情感,错误的认为这就是所谓成年世界里的“恋爱”,然后模仿影视作品里的镜头完成对恋爱的认知。我们成人将这种现象视作洪水猛兽,贴上“早恋” 的标签。
孩子们在自己错误的认知和成人的标签下,为恋爱而恋爱,为恋爱而做出一些无法挽救的事情。殊不知,我们没有告诉孩子这份情感是什么,该怎么处理,任由孩子跟着感觉走,跟着网络传媒走,就已经是失职,又不负责任地为孩子们的行为贴上“早恋”的标签,是我们成人失职后又用我们自己的双手将清纯的孩子们推向一条不归路的!
家是心灵的港湾,是我们精神憩息的花园,家是整个世界在下雪、走进其中却是春天的地方。但是有多少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困惑,苦恼宁愿埋在心里,却不愿意对自己家人讲,家仅仅成了孩子身体成长的一个名词。精神和情感却无处安放,四处飘荡。有些孩子将自己的精神和情感泡在网络里,也有些孩子将自己缺失的情感用所谓“恋爱”的方式填充。
亲爱的家长朋友,如果我们的孩子有所谓的“早恋”现象,请和孩子坐下来,静静的倾听孩子的心声,共同澄清这份所谓的“早恋”是我们父母对孩子爱的疏忽和学业压力的替代品,还是纯粹青春期情感的萌动?
也要告诉孩子们对异性这份好感是正常的,这份好感不是“恋爱”,而是“喜欢”,“喜欢”是为未来成年后“恋爱”做准备的一段异性交往,“恋爱”是为婚姻做准备的一段异性交往,“喜欢”是可以在公共场合交流困惑,共同谈理想的异性好朋友,“喜欢”是不可以有任何的肢体接触。
正确的引导胜过盲目的干涉,亲爱的家长:多倾听孩子的心声“千万不要将少男少女之间的喜欢当恋爱,同时也期望家长和老师告诉孩子们:“莫将喜欢当恋爱”!
亲爱的朋友,您对青春期孩子们异性交往有什么看法呢?留言区交流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