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带妈妈去我们当地的一个集市,白石的三月初十,妈妈念叨好几天了。早上工作很忙,但我知道,妈妈已经无心做事了,她的大脑被“稀缺”捕获了,平时,她可是个非常“敬业”的人。
她说,每年的三月初十,她都在外地,没能去。所以,不管我把集市说的多么不堪,对她丝毫没有影响。一句话,带我去,我要去。
到了现场,真的如我预期的一样,产品除了便宜没有任何亮点,环境又脏乱差,我实在没有心思去看任何东西。但妈妈的目的明确,要找到,她朋友介绍的木制的梯子,说是很结实,擦窗户很合适。
我提醒说,我们家新买了喷枪,根本不需要这种梯子。我的提醒被当做了空气,她就是要在这茫茫的人海中找到木梯的影子。
我知道,她这是进入管窥了。走了两个多小时,没有找到所谓的木梯。我早已精疲力尽,她却说,奇怪了,怎么找不到,肯定是没去的那些地方。
我提醒道:家里有大姨在等你,而且爸爸没饭吃,你都忘记了吗?对哦!那没办法,先回去吧,明天再过来找找看。我惊出一身冷汗,还有明天吗?
回来的路上,妈妈一个朋友问起了去世的二姨。妈妈回想起二姨的点滴,唉!大家都以为她是没钱才对自己那么吝啬,结果却是,她存下了六十多万,自己去世了,一分没花到。
这让我突然联想到了《稀缺》里的一句话,稀缺是一种“拥有”少于“需要”的感觉。二姨其实并不缺钱,但又确实非常缺钱,为什么那么说?
六十几万对于二姨来说花销足够了,给自己买点健康的,喜欢的食物,买几件太奢侈的衣服,送送人情足够了。
但二姨对金钱的欲望远不止于此,她可能希望自己有几百万甚至上千万的积蓄,所以,这几十万对她来说太少了,因此她进入了贫穷的状态,被稀缺俘获。
早餐甚至不舍得花几块钱买新鲜的面包,只是吃大姨从食堂打包过来的早餐,放冰箱吃好多天;从不舍得自己出钱买好点的衣服,有喜欢的就带上几个姐妹,让她们掏钱;身边的红白喜事一律不包……
妈妈的朋友问,她有那么多钱,应该过得很好啊!妈妈回复说,是啊!应该可以过好的啊!
不会的,她即使有再多的钱,也过不好,因为她永远觉得自己缺钱,自己赚不到钱,她陷在了存钱里面而忘记了健康,忘记了生活的意义。我懂得,稀缺心理远比暂时的稀缺状态可怕,它让你越陷越深,而结果是陷入了更大的稀缺……
稀缺,不是穷人的专利,富人也同样会陷入稀缺。忙不完的工作,一而再,再而三往后推迟的见面、讲座、会议……这就是时间稀缺。
稀缺是好是坏?
女儿有段时间,写作业特别偷懒,老师让她每天回去完成几页的作业,因为不用交,她一页也不写。当老师在群里发布要交整本作业时,女儿告诉我,妈妈晚上我哪也不去,老师布置了很多作业,结果她奋战了四个多小时,把整本作业写完了,第二天成功的交给了老师。
一个多月的作业,压缩到几个小时,那时候,对她是又爱又恨,大家懂的。这件事告诉我们,稀缺给女儿带来了专注“红利”,因为时间紧迫(稀缺),她的注意力高度集中,效率大大提高了。
而很多时候,稀缺限制了我们的认知能力和行动能力,让我们只看到眼前紧急的事情,却忘记了要做重要但不一定很紧急的事情。
每到月初,我就会收到短信通知的水费和电费账单。我的第一反应,先看下多少金额,哇,这个月用了那么多,然后就想着,缓缓再说吧,反正不急。
每天专注自己的学习和工作,把电费的事,抛到了九霄云外。
过了缴款日两天,管辖我们这块的工作人员发短信发飙了,我不管你了,你自己到局里交吧,电话打了那么多,也不接,实在不交就停电了。
我非常抱歉的回了电话,不好意思,电话静音了,刚回拨,你没接,刚接手,不是很熟悉操作,现在怎么交呢?
对方第二天才回复,自己过来交吧!屁颠屁颠找了半天找到了供电局,交了电费。不仅多花了路费钱还浪费了好几个小时,还差点被停电。
后来吸取这个教训后,开通了支付宝的生活缴费功能,每个月,一收到账单,先付了再说。
老师再次带领我们一起读《稀缺》这本书,每天写感悟心得,非常好玩,也很有收获。
来,来,来,觉得和我一起写写这样的小文章蛮有意义,可以提升自己的认知和行动力,还可以让我们实现专注带来的收获,那就添加我的微信号:xuchensi001,带你一起读《稀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