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姓章,前同事。平日自诩爱读书,常以公子自居,就叫他章公子吧。
章公子喜欢一姑娘。姑娘是我们以前同事,高雅女神范儿,和跑车特搭的那种美。章公子也有他的美,和自行车特别搭的那种美,那种蹬一圈响三响的自行车。
他自觉配不上这姑娘,姑娘在职时,不敢聊,更不敢撩,每天与人互道早安就心满意足。姑娘离职后,更是只敢一两个星期和姑娘微信上打个招呼。
为了达成配得上的标准,章公子开始从各个维度上努力。
游泳健身了解一下? 好的。
摄像摄影了解一下? 可以。
出境旅游了解一下? OJBK。
不得不说,性欲,不对,爱情是第一生产力。章公子以消费的方式,大幅推动了身边小区的经济增长。
对他本人而言,也倒也稍有成效。短短几个月的时间,章公子明显比原来精神了许多,有了固定的Tony老师为他打理发型,衣服也不再是万年不变的牛仔T恤,扔掉了帆布质双肩包,拎上了颇为中性的皮挎包。
个人形象的逼格从自行车直线上升到....大约小绵羊摩托车的水准。
外部条件的改善,并没带来自信心的增长,反而更是小心翼翼:姑娘发的朋友圈,章公子从不给点赞;姑娘和他微信说话,他也要过个几分钟再回复;好容易聊起天来,他却主动打出“晚安”、“再聊”。
据他自己的解释,这一套行为背后的准则是:君子自重,先要端起自己的身份,人家才不会觉得你的喜欢过于廉价。
可一本正经的理由背后,是近乎饥渴的初中生暗恋行为:每天要刷三遍姑娘的朋友圈,翻看姑娘3年前的微博,5年前的QQ空间。
通过在社交网络上搜集到的姑娘的大数据,章公子会采取相应的行动:姑娘前脚发朋友圈说喜欢某部电影,他就赶紧发个影评;姑娘是周杰伦粉丝,他就从黄牛处买高价的演唱会门票晒朋友圈;姑娘半夜晒图说在酒吧,他立刻打车到三里屯发张街景。
为了秉承“君子自重”的理念,他的朋友圈,全部都设定成【谁可以看】的模式,只选中了几个人——很少发朋友圈的他,之前甚至都不知道有这功能。
每每发完,章公子都捧着手机,期待着朋友圈里会闪出姑娘头像的留言提醒。奇怪的是,姑娘对这种巧合完全视而不见,竟然一次都没给章公子留言。反倒是像我这样损友,总在他的照片下调侃他:
——“影评你看的懂么?”
——“一个人看演唱会买两张票,你这是我见过最悲伤的朋友圈。”
——“早点回家,晚了阿姨该不让你进门了。”
章公子的放弃是在两个月后的午夜,刷朋友圈时,他发现,竟然看不到姑娘的朋友圈了。
姑娘把他屏蔽了。
于是,章公子失恋了。
几个月之后去竞标时,我碰巧遇到那姑娘。等待期间便随便聊了起来。
姑娘已经有了个恩爱的男朋友,从她展示给我的照片来看,似乎与章公子的水准差不多。
想起章公子,我觉得有些可惜。便问她是否还与章公子联系。
“记得,我开始觉得他人还不错,”她皱了皱眉,“可我前脚刚一离职,他就把我屏蔽了,后来就没怎么联系了...”
第二天见到章公子的时候,我将他手机骗来,默默的把姑娘拖进【谁可以看】的默认分组里。
不过后来,我再没见过章公子发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