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宅”这个词最早来源于日本,是用来形容一群对对ACG(动画,漫画,游戏的总称)的迷恋超出一般人特殊群体,是究级ACG爱好者的代名词。当然他们除了对ACG的迷恋以外,在其他方面与一般的日本民众没有太大差别。
但是随着近年来日本文化不断地发展,以及中国互联网的不断普及,"宅"这一日本特有现象逐渐来到中国。逐渐形成了中国式的"宅"
“宅”还包括了什么?
“宅”还包括程序、封闭、控制。
当一个人过度追求自我掌控的时候,容易陷入到封闭状态。人一旦封闭自己,“宅”就由此形成。
“宅”可以理解为轻量级的自闭。喜欢宅的着的人,是把自己封闭在家里,因为家里的一切都是自己熟悉的。熟悉,本质上是一种掌控。出门的时候,就意味着脱离了自己控制的世界,这个时候,喜欢宅的人会为自己寻求可以控制的事物。
遇到过这么一件事,好几年前我和弟弟一起开了一个卖鞋的淘宝店,我发动弟弟的同学来捧场,结果他同学说,平时都不出门,有事都在电脑上搞定,不需要买鞋。我再打听一下,弟弟的同学都是宅在家里不出门的。
程序也就是指一个流程,什么时候做什么事,去什么地方吃什么东西。是一个容易控制的事物,所以宅的人容易去同一家餐馆吃同样的食物。这是一种掌控的状态,电子产品也是非常好的控制物。例如:手机、IPAD。最不容易控制的就是人际交往,所以宅的人也就是在躲避人际交往。
宅着的空间,以及可以控制的事物,这构成了控制感的基础。
喜欢宅的人还容易磨蹭。磨蹭是一种仪式,是一个进入到不能掌控的外部空间前的仪式,是为了更多地待在自己的可控空间里。
喜欢宅的人还有一种特质,是为了切断敌意。
太宅的人,通常伴随着封闭消极和被动,这就是无助,而这个时候,也特别不想和外部世界发生链接。所以说宅是打造了一个封闭的铜墙铁壁,既挡住了外在的敌意,也封锁了自己内在的敌意。
敌意常是孤独封闭的想象,一个人自己内在的敌意会唤起外界的敌意。
“宅”会产生什么后果呢?后果是越封闭,越累。
什么样的人会很累呢?例如从事高强度工作的人,不顾自己身体承受力的工作狂,他们都是非常累的,甚至还会累到过劳死。
但是,还有一种人,他们什么都不做,交际也最少。他们总会说自己很累,很疲惫。简单的理解,就是他们的能量都被内耗了,内耗也是一种损耗,严重的损耗自然会让一个人觉得累。
如果把封闭自我的人比做一部手机,那么无时无刻都在抑制建立关系的冲动的精神力量,就是在后台偷偷运行的耗电量最大的应用程序,这样的人每天啥事不干都会觉得心很累。
在心理学上,自体都在寻找客体,“我”永远都在寻找“你”。这是生命最根本的一个动力,所以,人际关系就是连接的需求,是人最基本的需求。
那些严重的宅男宅女,他们把这个最基本的需求压抑到潜意识里了。一个简单的原因,是在他们生命最初,天然地渴望和客体建立关系时,一再严重受挫,他们的世界中没有人给予基本的回应。
最基本的生命需求,一旦得不到基本满足,带来的负面体验,也是最恐怖的。所以,严重的宅,除了为了锁住内在敌意,也是为了锁住自己内在想与人建立关系而不得后产生的以系列可怕的感觉。
自体心理学创始人科胡特说:孤独是一个世界的问题,因为构建关系在生命初期严重受挫,结果无数人把生命力憋在了自体内。
我们需要知道,连接的渴望,是人类最根本的渴求,要压制它,那将消耗大量的能量,所有喜欢宅着的人所感受到的累由此而来。相反,去爱和有意义的忙,可以是一种治疗。
愿我们都能活出真实的自己,愿我们做彼此的天使,互相取暖,互相疗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