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下班回家,经历了开车几年以来的第一起车祸,至今心有余悸。
快到红绿灯路口,一辆装满木头的小货车在我前方加速变道超车,我轻点刹车,心想:这么多木头,车得多重?我得离他远点,开慢点,万一他尾灯是坏的,我直接.……就在那一刻,嘣!!!巨大的声响,小货车猛然刹车,我居然看到侧面路边撒了一大片玻璃碎片。
刹车,打转向,心跳怦怦不止。经过货车,我看见一辆白色小轿车被撞到了道路中间的水泥桩子,整个后备箱全部撞瘪,前盖受损严重,安全气囊飞到了路面。一片狼籍,好在两辆车的司机都无大碍。
经历此景,我不断反思,任何事故险情的出现一定不止一条危险因素:
如果小货车控制速度,不要刻意冲红灯,
如果前面的小轿车面对红灯早点踩刹车,或者不要冲过黄灯再猛刹车,如果他多看看后视镜,这场车祸就不会发生了。
如果我开猛车,不让小货车超过我,如果我看小货车加我塞,意气用事,要变道超他?危险可能就是一步之遥。
想起开车的真理:避险。驾驶不是你开的多爽,而是你要远离那些危险的车辆和危险的场景。其实,人生又何尝不是?
古语有云,君子不立于危墙之下。可人们往往忽视了危险因素,无知或者侥幸地次次涉险。
从险情显而易见的交通,探险,到危险不那么明显的幼儿看护,我们总是能看到形形色色的马路杀手,驴友遇难,不合格父母。危险似乎无处不在,但是,危险却处处可以防范。
防患于未然,绝不是一次性的动作,而是一种根深蒂固的意识形态,避险的思维和行为应该是一种人生习惯。
所以,在面对各种选择,尤其是相对重大的选择,无论是生活中,还是事业上,避险统统试用。
分析危险因素并采取降低危险概率的措施,不存侥幸,这是保护好自己和别人的重要条件。
安全教育不应该仅仅在交通领域,而应该教会我们自己和我们的下一代:人生就像开一次长途旅行,应该时刻学会避嫌,远离危险的人,危险的物,危险的事。
学会避险,方得从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