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受痛苦,比死亡更需要勇气。
——拿破仑
文|陆小墨
我曾经以为,我就这样死了。
我梦见自己站在一座高山上,下面是波涛滚滚的海水,听不到声音。双脚慢慢往前走,纵身一跃,惊醒时已是满身大汗。
室友的呼吸声在空气里绵延,我闻到了死亡的气息。
一股烧焦的汽油味。
这股味道已经伴随我很多天了。只要我一醒来,只要我一呼吸,只要我还活着,它一直都在。
我问室友,你有没有闻到一股汽油味?
室友说,没有。
我问同桌,你有没有闻到一股汽油味?
同桌说,没有。
我甚至问前来看望我的父母,你有没有闻到一股汽油味?
父母说,没有。
他们用诧异和不解的眼光看着我,问我怎么了,问我还好吗,问我哪里不舒服。
我说,我很好,只是我感觉我快要死了。
我想我一定撑不过2010年的夏天,也一定撑不过高考的第一门考试,甚至也许明天我就得走了。
可我并不想死,我还这么年轻,我还没有看过世界,我还没谈过一场轰轰烈烈的恋爱,我也还没有给最爱的姥姥带去荣耀。
求求你,求求你们,救救我。
让这个该死的汽油味赶紧离开,让我闻到栀子花香,让我汲取新鲜空气,让这干裂的皮肤变得滋润起来。
求求你,求求你们,救救我。
不要觉得我很奇怪,也不要认为我无中生有。我不是疯了,我也没有生病,我只是不想死,不想离开。
小墨,你说,我还有救吗?
阿璃,别怕,我们会救你。
这是一个看起来有些荒诞,但却真实发生过的故事。故事的主人公是我的好朋友莫璃。
她高考那年因为压力很大,一度出现了幻想症,每天都感觉有人想要烧死她,她呼吸的所到之处都是一股烧焦的汽油味。
而做梦的时候也一直都是噩梦,有时梦见自己杀死了自己的父母然后内疚自杀,有时梦见自己跳河,甚至有时还被人追杀。
死亡的恐惧让她以为自己活不过明天,她用近乎绝望的眼神向身边的人求救,可是人们并不能理解她的心情。
他们都以为她病了,把她送进医院,做脑电波检查,抽血化验,做全身检测,甚至看精神医生。
医生说,你没事。
然后他们都认为是她多想,一些人从开始的关心也变为了后来的漠不关心,人们开始习惯了她这样的死亡谎言。
她躲在寝室的被窝里写下了《生命的一百天倒计时》,她甚至不敢睡觉,怕一觉睡下去就再也看不见明天的晨曦。
她害怕黑夜,更害怕一个人,她近乎谄媚地讨好着身边的朋友们,求求你,陪我一起走。
不过,幸运的是,那些善良的人们依旧对她很好,父母也很关心包容她。捱到高考结束的时候,她的症状也慢慢出现好转。
虽然我和莫璃并不是同一所高中,但因为经常有联系,我几乎经历了她整个心理历程。
所以我知道,有很多人心里,其实多多少少住着一片黑暗,在深夜里会放大,在阳光下会变小。
唯一能够抑制它的方式,要么是治疗,要么是有人陪伴。
之所以写下这个故事是因为解忧小站里收到了一封信,一封来自“一个无用人的自述”的信。因为私密的缘故,我在这里不会讲述她的故事。
但我真的希望,如果她能看到,一定不要那么轻易放弃自己,多向身边的人求救,努力热爱自己。
生活虽然很累,但死亡并不是唯一的解脱。
我其实一直在想,人到底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才会选择自杀?又或者,什么样的原因会导致自己产生自杀的念头。
Joiner早在2007年就提出自杀人际理论,认为自杀愿望的产生是来源于两种人际状态。一是累赘感,二是未满足的归属感。
累赘感是指,个体会错误地认为自己的无能会给朋友、家人以及社会造成负担,这种负担使得个体相信死了会比活着更有价值。
而未满足的归属感是指,个体想要和他人联结和陪伴的需要没有获得满足,从而产生痛苦的心理状态。
当这种状态同时存在时,自杀的念头会达到最高点。
但因为人们天生就惧怕死亡,所以如果个体要实施自杀行为,首先必须克服这些恐惧和疼痛,并习得自杀能力。
只有当自杀能力习得时,人们才会从念头转为现实。
曾经有一个叫做走饭的女孩于2012年3月在微博上写下人生的最后一句话:“我有抑郁症,所以就去死一死,没什么重要的原因,大家不必在意我的离开。拜拜啦。”
这是一个患有严重抑郁症的女孩,她生活在一个并不幸福的家庭,曾经跟朋友抱怨说自己没有存在感。但在生活中,她又喜欢把自己藏起来,像个隐形人。
她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很孤单,不爱说话,很内向。
她的文字像诗:“觉得孤单的时候,可以在床上躺一个小时,然后爬下来去撒尿。回来钻进被窝,跟自己说,好温暖,好温暖,谁帮我暖的被子?”
如果她现在还在,一定是个很有灵气的女作家。
这让我想起了三毛,一个才华横溢到让人羡慕的自由女子,最后却是用丝袜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她十三岁第一次自杀,二十六岁第二次自杀,而在荷西走后的若干年,她用死亡解脱了自己。因为她说,再活就嫌累赘了。
三毛和走饭都一样,外表看起来平静,内心却空无一物。孤独,寂寞,无价值,无追求,还有来自外面世界的不理解和恶意,让她们把自己逼到绝境。
说实话,写下这篇文章的时候,我的内心是极其痛苦的。我并不能感同深受那些放弃者内心的挣扎,也不知道为什么如日中天的哥哥(张国荣)会选择跳楼自杀。
我所知道的是,我们身边的人对抑郁症和精神症状的理解和宽容程度还远不是很高。
曾经住在我隔壁的高中同学在大二那年跳河自尽了,后来听朋友说起,是因为抑郁症。再加上身边没有人能够理解和陪伴她,甚至有些人在网上恶意伤害她。
有人说,你怎么还不去死,你是不敢去死吧,你生来那么窝囊,连想死都还是那么窝囊。
那是一个网络上的贴吧,我不知道为什么会存在这样的贴吧,最终让一个活生生的女孩爆发了最后一点底线。
到底是什么让那些人变得那么残忍,而人心也变得恶毒起来。
很多人认为,抑郁症只是小事,甚至觉得你肯定在装。人人都会有抑郁的时候,哪有到那么严重的地步会选择自杀?
据调查显示,50%以上的自杀死亡者患有抑郁症。这并不是一个看起来很小的事,在国外,抑郁症是一种很严重的心理疾病。
但我们身边的人,却总是在忽视,不接纳,甚至用异样的眼光看待那些患病的人。而那些患者也在逃避,迷惑,甚至害怕告诉身边的人,觉得这是一件非常可耻的事。
“你有病吧?”如果一个人这么说,那是骂人的话。
我们自然而然会觉得这不好听,而面对这些不好时,身体机能会自动回避,然后说,我没病,你才有病。
患病的人羞于告诉别人,可真正的重点不在于别人,而在于如何更好地寻求有效的方式去根治。
为什么我们总是喜欢逃避问题,躲藏负面,却不愿意去正视它,解决它,战胜它呢?
因为身边总是存在这样一群人,他们用固有的观念束缚着你的思维,告诉你,有病要藏着掖着,要不然就是家丑外扬了,丢人。
他们还会用奇怪的眼光看你,就像鲁迅笔下的那群看客,自己的人生没好好过,就喜欢凑热闹听别人的悲惨故事,然后自我安慰我这辈子比你好。
他们甚至有可能选择嘲讽,提起你的时候说,他呀,脑子不好使,患了精神病,哎,可怜呀!
因为他们,我们变得畏畏缩缩。
不过也有这样的他们,告诉你别怕,你还有人陪。也安慰你,这没什么大不了,只要你健健康康,一家人开开心心,比什么都强。还鼓励你,这不是你的错,你已经很棒了。
你要努力去靠近这样的人,汲取他们带给你的温暖和勇气。你也要努力去表达你的不美好,因为你要让自己坚信,这种不美好是一时的,它会慢慢走掉的,你别贪恋它。
有时候黑夜走多了,你适应了黑暗,自然就会害怕自己不能正常走在白日光下。
可你也要知道,总有一个人会拉着你的手,带你走出你的黑暗,看到更多斑斓的色彩,红的黄的蓝的绿的,还有光。
答应我,好好活着。
我们需要你,你父母需要你,你朋友需要你,你也需要你,你并不是一无所用的人,只是你还在慢慢寻找自己的价值和存在。
他们都不讨厌你,爱你的人也不会讨厌你,你也别讨厌自己。
最后,是我这个年纪和经历所能给你的一些建议,希望你还是能够好好找一个专业的人帮你一起找到自己。
1.药物治疗
找专业的医生开药,一定要到正规的医院去看。如果可能,让你最信赖的人陪伴。按时吃药,还是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2.增强存在感
询问身边的人自己做的最好的一些事,然后努力让自己专注培养那些事,时刻告诉自己并不是一无是处,只是在某些领域不擅长而已。
3.陪伴
找你信赖的人,告诉他们你的情况,让他们帮助你。别害怕,真正爱你和在乎你的人只会担心你,不会嘲笑你。
4.自我抗争
告诉自己不能贪恋解脱,告诉自己有很多想做的事,告诉自己还有欲望,告诉自己不能害怕面对现实。你的身体里住着小黑人和小白人,不能让小黑人经常出来扰乱你的心智,你要不断说服自己。
你要相信,每个人或多或少都会有这样的时刻,只是有些人找到了好的方式,你也要加油。
对不起,不能帮你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