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生家庭对孩子影响巨大,要培养一个性格独立的人,完整的人,走出原生家庭,必须建设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
一、原生家庭对孩子性格巨大的影响
有的人可能由于小时候父母经常吵架,便会在家庭氛围、父母的相处方式等因素潜移默化的影响下,形成暴躁易怒的性格特点,而那些成长在包容、和谐家庭中的孩子,往往长大以后与人相处和谐、善于表达,而不是通过发脾气的方式来解决问题。还有的人可能由于小时候缺乏父母的陪伴而严重缺乏安全感,老是感到患得患失,或是觉得自己不受重视、自卑无助。可见原生家庭带来的影响是巨大的。
为什么原生家庭会带来如此大的影响呢?因为在幼年时期,我们的心智水平是在不断发育的,还未成熟定型,而这个时期也是建立安全感、建立与家人间良好的关系与信任感的关键时期。
幼年阶段,父母是孩子接触的最多的人,这个时期他们能否与家人间建立起安全感、亲密感,会影响到之后他们与自己的同学、朋友,甚至是伴侣间的亲密关系。如果孩子这时候便难以信任他人,觉得自己不受重视、不被在乎,之后也就会越来越封闭自己,觉得自己是孤单的、不被人接纳、理解的。
如果对于安全感、亲密感的基本需求长期缺乏,会导致这个人感受不到来自于家庭的温暖、理解和支持。这种影响会延伸到人际交往中,也会进一步导致其缺乏知心朋友的陪伴,越来越孤僻。
而人类是社会性的动物,长期的缺乏安全感会使我们感到不安,缺乏社会支持,没有社会支持,在我们遇到挫折时,只能自我消化、无法通过聊天等方式把压抑于内心的情绪排泄出去。长期这样很容易造成心理问题,例如抑郁症等心理病症。
当失去了安全感等人的基本需求时,这个人便会逐渐从社会中脱节,难以感受到来自朋友、家人、同事等其他人的支持。而这种脱离是可怕的,这些感受会使人陷入恶性循环、难以走出情绪带来的痛苦漩涡。他们甚至会为了排解这些痛苦的感受选择逃避,出现心理问题,甚至走向吸毒、反社会的道路,久而久之,这些对于基本需求的缺乏,最终毁掉了他们。
二、压抑的家庭环境养不出开朗的孩子
在生活中有的人性格开朗,爱唱爱笑,而有的人则冷漠,给人的第一感觉就是拒人于千里之外,第一种人很容易与陌生人打成一片,当然第二种人在与人相处的时候就会显得比较慢热。李安导演,给人的印象是温文尔雅,彬彬有礼,李安的父亲是一名老师,从小对李安的要求就比较的严格,包括李安放弃当老师而从事电影行业父亲都是反对的,父亲长期的高压政策导致二十几岁的李安心里压力很大,也很抑郁,但是后来父亲也改观了,李安的性格才有所改变,家庭环境紧张,孩子的性格也会受到很大的影响。
三、夫妻关系对孩子影响
事实上如果孩子生长在一个充满慈爱,爱心和责任的家庭,他日后会是一个健康,正直向上,具有责任心的人,在社会上会有所作为。如果孩子生长在一个充满自私,冷漠和不断争吵的家庭,他日后可能成为一个粗鲁的毫无教养的甚至是危害社会的人。经常吵架的父母,孩子只关心不被伤害,没有其他更高追求。
1.恩爱的夫妻关系可以使孩子的性格健康开朗。夫妻关系中,如果父母恩爱,家庭关系和谐,给孩子一个良好的家庭成长环境,这类家庭长大的孩子性格温和,开朗阳光,不会有暴力倾向。由于父母关系良好,孩子在长大之后也会对婚姻充满期待。现在年轻人有不婚的想法,很多都是受家庭关系影响。
2.夫妻关系淡薄会让孩子任性自自私。爸妈感情淡薄,两个人常常靠通过孩子来交流或维系家庭,就是人们常说的“以孩子为中心”的家庭,在父母关系的作用下,孩子被过多关注或干涉,性格会变得任性和自私。
3.强势的妻子会让家里的男孩胆小怯懦没有安全感,女孩会变得任性强悍。心理咨询发现,一般来讲,当父亲在这个家庭的作用越来越边缘化之后,母亲就会变得日益强悍甚至说一不二。从孩子总会向同性父母一方形成认同这个角度来看,女儿就会向强悍的母亲认同,久而久之,女儿也会变成强悍的女儿。女人越强势,培养出的儿子不仅不会像她一样坚强,反倒越懦弱。
4.单亲的父母的家庭,孩子会变的冷漠
、没安全感。很多从不幸婚姻中解脱的夫妻,疏忽了最重要的一点,永远无法从中解脱的是孩子。他们内心的创伤往往终生难以平复,他们的担忧感、不安全感、恐惧感也许永远无法医治。生活在离异家庭中的孩子,更易发生犯罪和焦虑、抑郁、敌对、报复、冷漠等心理障碍问题。
5.夫妻打架家庭暴力,会让孩子喜欢暴力、脾气暴躁。在这样的家庭中长大的孩子,有些人自卑、敏感,有些人怯懦、胆小,还有些人容易暴躁,甚至有暴力倾向。有个大男孩说,小时候父母吵架,他一直都是隐忍着;再后来,父母吵的时候,他会朝他们怒吼;而现在,他觉得自己的暴脾气已经不受控制了,看着有不顺心的事就忍不住想要发泄出来。由于家庭的影响,导致孩子长大后看待事物充满悲观情绪,成了一个十足的悲观主义者。
四、孩子再生家庭延续的是父母的相处方式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也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从呱呱坠地到牙牙学语,父母都是参与者,教导者。不幸福的家庭有许多个不幸福的原因,而幸福的家庭都差异不大,那就是父母相互尊重也彼此恩爱着对方,婚姻里父母的相处方式也会影响孩子与以后自己的伴侣如何相处。单亲家庭环境里成长的孩子由于父母一方缺失,跟着父亲或者母亲成长,除了孩子这个身份还要扮演父亲或者母亲这个角色陪伴父亲或者母亲,由于没有见过父母如何相处,在成年后也怎么会和异性相处,建立家庭后这种与伴侣相处的难度会觉得越来越大。
性格一旦养成是很难被改变的,同时性格也没有好坏之分,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每一种性格都有它的特点,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更能够培养出一个性格健全的人,拥有良好的性格以的人生路途中会多许多无形的快乐,孩子成长的过程中父母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成长的直接参与者是孩子性格的影子,家庭环境对人的一生都有重要的影响。
事实上,原生家庭对于我们每个人都有非常深远的影响,性格也是其中的一个方面;在儿童未成年前,没有独立生活的能力,认知发展也不完善,必须依赖别人,处于生存的本能,都会主动适应周围的环境,熟悉和模仿父母的生活和认知模式,久而久之就把早期父母的生活模式无意识到带到了自己成年后的生活中,并且自己还觉得是理所当然的。
五、原生家庭对沟通方式的影响深远
举世知名的心理治疗师和家庭治疗师维吉尼亚·萨提亚提出了五种不同的沟通形态,讨好、指责、打岔、超理智和一致型,如果一个家庭中父亲指责、母亲讨好,对于儿童他就会自行调整自己的沟通形态,或是指责(父亲)、或是讨好(母亲)、或超理智(讲道理)、或是打岔(逃避)等,这种不自觉的调整就是日后沟通形态的发展雏形;如果没有深入的发掘,大多数人尚不能意识原生家庭对自己产生哪些好的影响和不良影响。
萨提亚曾描述过这样一个现象,在人群中,无论人们的真实感受和想法如何,总有50%的人回答“是”(讨好型);30%的人回答“不是”(指责型),15%的人既不回答“是”,也不回答“不是”,也不会给出他们真实感受的任何线索(超理智型);还有0.5%的人会表现得若无其事、毫无知觉(打岔型)。最后只有4.5%的人是真实的,他们是一致型的。从人们习惯性的行为表现很容易识别不同的沟通类型:(1)讨好型的人往往倾向于让步、取悦于人、依赖、道歉;(2)指责型的人惯于攻击、批判、愤怒;(3)超理智型的人顽固、僵硬、刻板,一丝不苟;(4)打岔型的人不安定,插嘴、打扰,活力过多或不足。这些表现都可以归结为与自我的不一致。“不一致”的危害。然而世界是一面镜子,我们看到的不是别人,而是自己。这就涉及到一个极为重要的个人成长概念:自我价值。一个自我价值低落的人会很在意别人对他的看法,任何人只要不同意他们的观点或行为,他们都觉得此人对他充满敌意,否定他的价值。他们害怕犯错误,不敢创新,只希望墨守成规,因为只有这样才让他们感到安全,这样就不会有任何人反对他们了。他们总是觉得自己会受骗,会被人羞辱鄙视。正是这样他们把自己推向了受害者的深渊。
以上四种典型的“不一致”沟通的问题在于,我们都在掩饰、压抑或扭曲自己的情感,不愿担露自己的感受,而是用自以为高明的办法去掩饰它。例如,当一个做了一件让你愤怒的事,你无法直接说“你这种做法让我感到愤怒”,却要转成一个指责者说:“你怎么什么事都做不好。”因为许多人已经如此习惯于不一致的沟通,以致于他们甚至察觉不到有任何问题,例如一个超理智者认为自己就是“毫无情感”的,甚至以此自豪。恋爱过的人可能都有过“爱屋及乌”的想法,我们装作喜欢实际上不喜欢的歌手,只为了博取对方的欢心。然而这只是一时和表层的,激情之后的不久就会露出“庐山真面目”,让对方感受到“你变了”或者“原来你还在那里”。不一致的沟通事实上伤害了我们和别人建立情感连结的能力,我们试图掩盖真相,我们装作对不喜欢的事情若无其事,将情绪累积在心中,然而不幸的是,这种累积迟早会爆发。
一致性沟通。一致性的沟通意味着承认自己所有的情感,能很好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同时顾及他人的感受,且考虑到情境。在表里一致的行为和关系中,我们可以不带任何评判地接纳并拥有自己的感受,并且以一种积极、开放的态度来处理它们。举例:想像你刚刚碰伤了别人的手臂,你会怎么道歉?讨好型:请原谅我吧,我真的很笨!指责型:天哪,我怎么会碰了你的胳膊!下次你把胳膊收好,这样我就不会碰到了!超理智:我希望能向你道歉。我经过的时候无意中碰了你的胳膊,如果你的手臂受伤了,请联系我的律师。打岔型:咦,有人发狂了,一定是撞上了。一致型:我不小心撞伤了你,非常抱歉,你这里很痛吧?
一致性沟通这不意味着你不可以有隐私,恰恰相反,你不用扭扭捏捏地岔开话题,只需一致地说:“这个话题我现在还没有准备好谈。”最终,一致的沟通让人感觉到你是可以信任的,人们愿意向你敞开心扉。
六、脱离原生家庭,进入真实世界
脱离原生家庭,是伴随每个人一生,绕不开的心理源头。父母正确面对分离,助孩子进入真实世界。
1、原生家庭,就是“一个人出生和成长的家庭”。它对一个人有两重意义:既是塑造性格、人格的重要因素,又是进入真实世界的演练场。一方面,它的影响伴随人一生;另一方面,人终究要离开它,进入真实世界。
2、分离是一个永恒的主题。原生家庭是父母创造的,孩子天然会有离开原生、创造自己世界的动力。首先在婴幼儿时,与母亲分离,接着与原生家庭分离。只有分离完成,一个人才能有“我的世界我说了算”的主体感,建设自己的世界。
3、你身边有没有这样的人:已经成年,却赖在父母身边,不愿背负责任。不独立人格的背后,是没有与原生家庭分离。这在心理学上叫——没有完成“心理断乳”。
4、与原生家庭分离的过程中,父亲至关重要。孩子在心理上与母亲分离时,父亲的介入会构建出一个三角关系,帮孩子“脱离”。所以在孩子成长中,不能缺失象征外部世界的父亲。当然,有些独立的母亲也能完成这件事,但这不是母性的特点。
5、父亲与孩子的关系,是孩子与外部世界关系的雏形。父亲要有意识地把孩子带向外部世界。例如单独带孩子去户外活动、陪孩子认识新朋友。
6、家庭中,要建立并尊重规则。好的家庭规则,有两个特点一是每个人都有自己说了算的独立空间;二是建立在爱与包容的基础上,而不是只有秩序和服从。
7、父母要带孩子走出家庭,接受外部现实世界的磨练。让孩子适应现实社会的真实规则,哪怕它们不公平。与外部世界的接触,会帮助孩子做好分离的准备,逐步“断乳”。
8、常被人忽略的是,父母无法完成“心理断乳”——不希望孩子离开,用种种理由阻碍孩子与原生家庭分离。母性倾向融合,父性倾向分离,所以母亲尤其要注意,尝试接受“他终将离我而去”这个残酷的现实。
9、养育孩子,就是与孩子不断分离的过程。你邀请一个新生命的到来,就要尊重他的个性,给予他足够的空间。最终让他有力量走出家庭,创造自己的世界。
10、从小到大一直呆在一个城市,住在原生家庭中,是一种很危险的模式,意味着孩子一直和父母共生。解决方式是:即便在一个城市,也最好在高中后住校、工作后租房,并且不断旅行或出差,见识广阔的世界。
11、现代社会,人的成长期被严重拉长。与原生家庭的分离,也可以逐步完成。例如,假设父母不让你离家独居,你可以采用折中的方式,和父母住在同一个或邻近的小区,既能保持适当的距离,也可以相互照顾。
12、伟大的事物,都从“冒犯”开始。你最好教育孩子或者告诉自己:既要遵守必要的规则,也要有勇气去冒犯已有的事物。创新由此开始,独立人格也是。